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四自”教育

第三节 “四自”教育



  自1981年以来,农场工会女工委始终把改进和加强女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女工树立“四自”精神(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做“四有”(有觉悟、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新女性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以抓教育、搞活动,树典型等措施,使“四自”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先后树立陈红花、孙淑珍、赵春玲、单淑珍、原杰、荆华、程俊霞、曹艳梅等一批自立、自强的妇女典型,并组织她们在场女工会议上做现身演讲。同时还参加农场、分局组织的各种典型报告会及收看《生死抉择》影片,到2000年底,累计组织场队两级“四有”报告会1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980人次。通过典型引路,在全场妇女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广大妇女以她们为榜样,争做“四有”新女性,涌现出一大批自力、自强的新女性。如: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刻苦钻研业务荣获全局“优秀教师”和“建功先进个人”的刘春艳同志;把青春年华献给第二故乡北大荒的知识青年,一心扑在医疗战线上的女医师康爱国同志……。1990年以后,在“四自”教育中,把重点放在提高女工、家属竞争意识,增强市场观念上,针对个别女工、家属中存在的自卑、自弱、自轻、自贱的思想实际,开展深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学习、大讨论,坚定了广大职工、家属积极投身于农场改革建设的信心和力量。1991年,在特大洪灾面前,广大妇女舍小家,保大家,同全场人民一道与自然灾害斗争,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如为前线职工办小食堂,组织妇女捐菜、蛋和各类食品,保证前线职工生活。据统计仅此一项就有上千名妇女参加这一活动,累计达上万元。组织妇女开展铺“三八路”、建“三八林”修“三八花坛”、种“三八田”活动,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广大妇女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在农场遭到重灾面前,全场妇女在场队两级妇委会指导下,发扬全场一盘棋精神,走出家门参加第一线抗灾工作,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哪里有困难就有她们的身影,各基层妇委会都组织了“三八送温暖小组”活动在基层,为贫困妇女、老人、残疾儿童等有困难的群众做好事达2870件。如在2月份二队6岁儿童崔加兴不小心掉进开水锅中,造成40%深度烫伤面积达37%,场妇委会组织全场妇女捐款,献爱心活动,共捐款近6000元,使家境贫困无钱医治的小加兴烫伤得以痊愈。各基层妇委会还积极动员妇女节约每一分钱支援重灾区,共捐款18860元,衣物等近万件,用实际行动支援了灾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