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学 1973年,反修营党委根据职工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成立了两个中学班(6年级、7年级)。
1978年8月,农场成立中学,设6、7、8、9、10五个年级5个教学班,教育体制:初中3年,高中2年。教师由原反修营和八五九农场六营教师合并组成。凡在八五九农场读高中的都回到农场读书。到1978年,由于大批知青返城造成教师不足,农场先后从外地调入和招聘,并从本场职高中考试择优录用14名教师,初步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现状,基本保证主要科的开设。学校的校舍也已达1800平方米,也有了简单的化验室,学校都安装上了暖气,保证了教学正常运行。当时已经是9个教学班,其中初一3个班,初二2个班,初三2个班,职高2个班,共有学生341人,教师34人。1986年,职高撤销。
1991年,农场为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投资新盖一幢四层教学楼,中学生全部搬到楼内学习,便于教师的教育与教学集中管理。当时共有8个教学班,其中初一3个班、初二3个班、初三2个班,学生总数已发展到286人,其中住宿生78人,教师26人。校领导2人。1992年~1998年3月,党委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教育中心直接领导下,实行校长负责制。1999年,有12个教学班,其中初一5个班,初二4个班、初三3个班,学生总数是510名,其中住宿生83人,教师35人,校领导2人,实施教师量化管理考核方案,由校长全面负责落实。
历年中学毕业生合格率情况
表5-6
续表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