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广播

第三节 广播



  广播站是1972年反修营时期建立。1978年迁移到场部,当时设备是150瓦扩音机,配有一名播音员和兼职技术员1人,隶属宣传部。
  1980年,配专职播音员1人,专职技术人员1人,隶属宣传部。1987年,配广播站长1人,1996年,成立广播电视局,仍隶属宣传部。广播电视局长由宣传部长兼任,1998年,广播电视局作为行政科室单列,与电视台一起形成独立的经营实体,隶属分局广播电视局,编制6人,局长1人,编辑1人,播音员1人,技术人员2人,出纳兼会计1人。
  广播范围是场部地区,播音形式内容基本是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江省电台节目为主,自编节目为辅,播音方式是直播。到1984年,改为现在的录音广播,播音时间每天早、午、晚各30分钟。到2000年底,农场广播站已具备齐全的收、录、放设备。
  建场初期,由于农场的有线广播事业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加之范围大,通讯设施落后,生产队一直没有建立有线广播。1985年以来,全场从改革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在职工家庭中逐步普及,场区的有线广播在宣传党的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生产知识、农场新闻和改革当中涌现出的各类典型等起到不可忽视作用。
  为了提高自办节目稿件质量,从1986年起,由广播站编辑负责协同宣传部报道员抓全场报道的组织建设和培训工作,每年坚持集中举办各种类型的报道员学习班或以会代训的形式,截止2000年底,累计共办各类报道员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达420人次,从而保证了稿件质量。具统计,平均每年播出稿件约1500篇,最高是1995年,共播出2000余篇。
  为了鼓励作者多写稿,从1985年起,实行场内外广播自办节目稿件稿费制度,据统计18年来共付稿费20400元。
  从1986年开始,在场办节目中先后开办了《好党员》、《为您服务》、《半边天》、《校园生活》、《普法教育》、《学雷锋》、《北大荒系列教育》等十几个栏目。每年播出近百期,1998年以来,每年播出140期。此外,为了配合农场中心工作,还先后开办了《党员生活》、《说法学法》、《农场生活》、《生活小知识》。
             历年广播站人员更迭表
  表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