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电影

第五节 电影



  电影,作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食粮需要,在农场建设与发展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场的电影队是在1974年成立的,业务上隶属六师电影站,行政隶属反修营政工组。当时电影队由上海知识青年周志庆和哈市知识青年齐振芳两位同志组成。同年12月份二人在师部电影工作站举办的放映员学习班学习两个月的放映技术。1975年3月份,在反修营部首次放映《白毛女》,当时使用的机型是16-4型。当年共放映280场,观众累计达32800人次。没有电影院,每场都在露天放映。
  1976年,电影队增加了一套巨光35毫米的放映机和配套的发电机,营里又调进了3名女同志,轮流到基层放映的次数增加,当年累计放映390场,观众累计达83400人次。
  1977年,农场成立后,电影队纳入工会管理,在业务上隶属管局电影公司,每月由电影公司下发电影片子。农场成立后基层单位增加了,电影队的工作量也加大了,电影队全体同志在队长齐振芳的带领下,克服单位多、路线长的困难,当年仍坚持放映406场,观众累计达到86700人次。
  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又于1987年给6个生产队配上16毫米-4型的放映机。当年电影队举办6个生产队放映员培训班,由队长齐振芳亲自授课,使放映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放映技术,扩大了基层群众观看电影的履盖面,当年累计放映721场,观众达154294人次。
  电影队在农场关怀下,于1984年建立了1200平方米电影院(兼农场大型会议场所),改变了过去的露天放映的状况。到1990年,场部电影院除了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放映指标外,每年还举办《电影周》、《专题教育片》等活动,年年超额完成放映任务20%以上,据统计,每年均放映300场以上,每场观众均达300人以上。农场电影队的2名同志在工会的协助下,工会十分繁忙,平时不但保证放映任务,还担负农场的各种大型会议场准备工作。到1993年累计共放映1411场,其中场部电影院放映485场,观众达330700人次,曾多次受到农场和分局电影公司的表彰。
  回顾农场电影事业(1974~1995)二十余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在改善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给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和芳香,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96年以后,随着农场电视的普及,电影事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场电影队基本没有放映,电影队的同志已转岗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