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谚语
第二节 谚语
谚语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的语言精练,喻意深刻,易于在群众中流传。
农场的人口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因此将各地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丰富多彩的各类谚语带到农场,除部分受地区性、季节性限制较大的气象及农谚不适合农场实际情况,多数谚语仍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着。
一、农业谚语
农时
惊蜇春分三月内,备耕工作需准备。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种地抢时间,有利没有害。
早种一天,早收十天。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之前种荞麦。
有钱难买三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春争日,夏争时,农时一刻值千金。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立夏前种大田,到了芒种要播完。
整地
秋翻深一寸,等于上茬粪。
耕得深耙得均,土里长出粮和金。
深耕细耙,旱涝不怕。
湿翻湿整,越耙越硬。
上松下实苗床好,丰产丰收没个跑。
吃饭在牙口,种地在茬口。
麦怕连三,豆怕重茬,烟麻年年种。
重茬白菜爱脱帮,白费力气把心伤。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要想庄稼年年好,培肥地力不可少。
沙土掺黑土,一亩顶两亩。
绿肥压三年,瘦地变肥田。
培肥不难,改土、压绿、秸秆还田。
种子
种地用良种,一垄顶两垄。
宁在棵上选,不在囤里拣。
种子选不好,丰产不能保。
保种如保命,留种如留金。
播种
豆播深,谷播浅,糜子只盖半个脸。
种地不到边,荒到地中间。
谷子密了一把草,豆子密了不结角。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插秧正当时。
早熟晚种能还家,晚熟早种不能瞎。
种在冰上,收在火上。
田间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头遍锄得早,才能压住草。
见苗三分喜,丰收在管理。
先铲不耥,三天就荒。该铲不铲,一律减产。
多铲多耥,粮食满仓。
该耥不耥,必定空仓。
早铲地爱发暖,多耥地不板。
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
要想病虫少,除净地边草。
收获
秋分无生田,不熟也动镰。
不怕不丰收,就怕地里丢。
麦是中伏草,不割自己倒。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霜降不收菜,必定受冻害。
二、林业谚语
人均百棵树,等于小金库。
造林面积逐年增,大地一年四季青。
疏忽大意,火烧千里。
林是聚宝盆,毁林如毁金。
保住青山在,造福下一代。
三、畜牧谚语
宁吃八分饱,不伤一分食。
马不吃夜草不肥,牛不吃夜草不壮。
伏天贮好草,冬天不用跑。
饿不急喂,渴不急饮,热不进圈。
宁缺一顿食,不缺一顿水。良种劣养,不如不养。
良种良养,越养越良。
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
耳立尾巴晃,小猪精神旺。
无病先防,畜禽健壮。
晒次日光浴,胜似消次毒。
四、渔业谚语
打鱼无正点,全靠早和晚。
捕鱼不用教,观天、测云、看鱼道。
弯头稳流,捞鱼没够。
开江存鱼不过十,五月存鱼不过四。
春秋晒鱼不用腌,入伏晒鱼不过天。
五、商业谚语
行路看天气,买卖看行情。
晴天防下雨,快货防积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从南方到北方,买主没有卖主精。
六、卫生谚语
不嗜烟和酒,饭后百步走。
要使身体好,早睡早起练长跑。
跑、跳浑身轻,好吃懒动百病生。
烟酒不进口,活到九十九。
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
秋吃大蒜春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早餐要饱,午餐要好,晚餐要少。
香烟不离手,疾病不会走,饭吃七分饱,胃病少来找。
储蓄谚语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有钱存银行,小偷干着忙。
多余零钱存银行,用钱关头心不慌。
七、自学
勤学又好问,不愁脑子笨。
师傅领进门,自修靠个人。
知识属自身,博学用不尽。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
八、气象谚语
瑞雪兆丰年。
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无处盛。
天冷夜晴,必有霜冻。
老牛大叫、雨要来到。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鸡不上架,天有变化。
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
早上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蜜蜂采蜜忙,天气必晴朗。
蜘蛛收网天必雨,蜘蛛结网天必晴。
老云接驾,不阴就下。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关门雨,下一宿。
河里鱼跳,下雨之兆。
蚂蚁搬家、泥鳅跳、缸出汗、山戴帽,风在雨头把信报。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鸡愁鸭叫,不雨便风到。
九、廿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哲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署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草籽成,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天最短。
小寒进腊月,大寒过新年。
<页码>=61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