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蝎子驮蜈蚣———上下都是毒。
螃蟹过路———横行霸道。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钻井出油———全靠压力。
竹筒子倒豆子———一干二净。
小孩摆积木———不行重来。
小鸡吃黄豆———够呛。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剃头的担(挑)子———一头热。
资料室搬家———尽输(书)。
出了芽的蒜头———多心。
缺口镊子———一毛不拔。
姥姥死儿———没救(舅)了。
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
瞎子点灯———白费蜡。
厨师到灶前———来了内行。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搬不倒”掉进血盆里———红人。
“搬不倒”盖被子———人小辈(被)大。
背着石头上泰山———受累不讨好。
炒韭菜撂葱———白搭。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是如此。
带马桶坐大堂———脏官。
稻草人放火———自身难保。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对牛弹琴———不看对象。
对着罐头口吹喇叭———有原因(圆音)。
鳄鱼的眼泪———可怜不得。
发高烧不出汗———胡说。
放着平路不走爬大坡———自找苦吃。
火车离轨道———没辙了。
飞蛾投火———自取灭亡。
风化石磨钢刀———快不了。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缸里点灯———照里不照外。
高山上打锣———远近闻名(鸣)。
隔着墙拉车———行不通。
关节炎遇上了连雨天———老毛病又犯了。
关着门摸瞎子———没跑。
黑瞎子敲门———熊到家了。
横垄地拉套子———一步一个坎儿。
救火没水———干着急。
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孔明挥泪斩马谡———严明军纪。
筷子搭桥———难过。
拉了弦的手榴弹———给谁谁也不要。
老九弟弟———老实(十)。
老和尚的木鱼———不敲不响。
老虎打架———劝不得。
老牛掉进水井里———有劲使不上。
老鹰见小鸡———一个喜一个忧。
凉水烫鸡———一毛不拔。
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木头眼镜———看不透。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猪八戒结亲———一个高兴一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