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规划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规划



  依据城镇规划法,农场于1992年10月份,委托总局勘测设计院,对场部地区进行了(1992~2012)20年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主要指标
  人 口
  规划年常住人口2636人,自然增长率9‰,非常住人口增长率27.5‰(指住校学生),人口机械增长率22‰,场部城镇规划期总人口12799人。
  用 地:
  规划用地面积分布:场部用地165.7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9.82公顷,水域和其它用地235.91公顷。
  道 路
  以过境二抚路和抚饶路为骨架,以东、西、南、北路为框,内部呈方格状布局,形成道路网。
  道路规划按其功能和性质分为四级:干道、道干道、支道、巷道。其中前锋大街、抚饶路为交通干道,北环路、南环路、东环路为生活干道。所有道路均采用公路型道路断面,前锋大街中心区路可逐步修建成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
  中心区
  公共中心区主要由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绿化设施构成。主要公共建筑在二抚路西为主的商业服务和以前锋大街两侧的文化、办公为两个中心区。
  居民区:
  居住区有两类,即楼房区、平房区。在二抚路以北以楼房为主楼房区;二抚路以南以平房为主的平房区。在楼房住区内各项公用设施均配套,平房区只考虑给水设施进行安排。
  绿 化
  整个绿化以公共绿地为点,以道路和林带绿化为线,以住宅四周及各单位绿化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完整的绿化系统。
  给水工程
  生活用水和公共用水日供量为1917立方米。为确保达到需求,应建净水池一座。
  排水工程
  采用雨水明沟排污水暗管分流的办法。在场区东南角设立污水泵站。
  供热工程
  采用集中供热主要解决总体规划中居住的楼房区和公共建筑的供热。平房住宅区由于热耗大管线长,暂不考虑。
  电 力
  应将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加大,为引进国家级电源,建设洪河至前锋66千伏送电线路。从创业农场一次变供电。在场部建座66/10千伏电压向场区及生产队供电。场部中心区主干道不架空明线,路灯照明按国家标准制定。
  规划实施情况
  根据总体规划,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在1992~2000年间,成立组织,纳入日程,明确规划小城镇建设目标。即由分管的场领导主抓建设、土地、环保、计财、消防、路政六个部门组成建设规划管理委员会,每月的20日是建设规划管理委员会例会日,对场部上报的各类拟定项目进行统一审批立项。杜绝了乱建风。
  楼房建设
  依照总体规划和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首先解决资金的来源渠道。根据十几年改革开放职工生活状况变化,确立了“你建设我受益,你赚钱我发展”的思路,划出区黄金地段,优先给个体、外来投资者立项,通过多元的融资渠道,1993~2000年先后建起居民商业楼、树春大酒店、小学楼、学生宿舍楼(2001年竣工)、税务楼、交通楼、银行楼、公安楼、邮电楼、土地办综合楼、金太阳商城、前锋商城、职工培训中心和黄金酒楼、益丰酒楼等24个个体楼房,场部现有楼房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据统计,农场的公共建楼投资只有800余万元,只占总投资的20%左右。
  道路建设
  在场区中心路东到中学教学楼西至职工医院一公里,于1994年修建水泥路面,中心路宽10米,路的两侧都用水泥块铺成人行道,道宽2米。沿路花池和栽植各种松树在路灯的光照下显得格外清新。中心路水泥路面的建成,实现了人们盼望已久的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当人们在夏季小憩之时,散步在中心水泥路面上,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营区街道总长9.4公里,全部都铺上沙石路面,宽都在8米左右,街道两侧水沟笔直,柳树成行。
  电力建设
  1995年10月份开始改造场内66/10千伏三条线路,总长120公里。第一条从场部到八队,是农场供电局施工,第二条从场部到一队和六队及部分农村,是八五九和勤得利两个农场施工。第三条从场部到十五队是创业农场施工。1996年10月份竣工开始投入使用,实现全场都用上国电。1998年开始实行微机管理,农业生产队实行电表计量管理,场区部分居民也开始用磁卡电能表计量。
  2000年已选用新型节能变压器12台,总容量600千伏安。配电网络,导线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10千伏、380伏和路灯线同样架线,变压器的高压已安装避雷器、配电网络达70%。场部中心路已安装单臂高压纳柱灯80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