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吕元东

第七编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略(以姓氏笔画为序)

吕元东


  吕元东(1925.7~1993.6) 1925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香奇村,高小文化,1947年7月参加工作,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里曾先后担任班长、文化干事、组织干事,荣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1955年转业来到北大荒二九○农场。曾先后担任过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政治部副主任、分场副场长等职。1969年调到反修营,任副营长、营长,筹建前锋农场领导小组成员、临时党委委员,前锋农场一届、二届党委委员,1981年任农场工会主席,1984年退居二线任巡视员,1986年7月离休。1993年6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8岁。
  吕元东在革命的一生中,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团结同志,注重调查研究,讲大局,坚持原则,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北大荒这块黑土地。从反修营组建到农场三次的体制变动,从前锋农场的组建到发展,都流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热爱这块黑土地,更爱开垦这块黑土地的职工和群众,时时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在反修营艰苦创建时期,他经常下基层看望知识青年并和他(她)们交谈,了解他(她)们有什么困难,尽力帮助解决。他常说:“知识青年来边疆建设,能和我们一样在艰苦环境创业,精神可佳。我们当领导的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关心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反修营初建时期,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在生产和生活都相当差的情况下,他没有动摇,靠的是忠诚党的事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北大荒这块黑土地。从转业来到北大荒,无论是在二九○农场,还是来组建反修营,他对待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从不为孩子“开绿灯”,有很多次合理安排工作的机会都让给其他人,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基层劳动。而他常对孩子们讲:“咱们是干部,不能有任何优越感,更不能有任何特殊的想法,要靠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有了真正本领,干啥都是为国家做贡献。”他关心别人却超过自己,总是把荣誉和待遇让给别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地位。他在兵团和农场初建时期曾多次被评为农场和管局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