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佩菊
赵佩菊
赵佩菊,女,山东省济南市人,出生于1959年,初中文化,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从事公路养护工作。
她从事养护公路19年来,热爱本职工作,把自己青春年华献给公路建设事业。在前锋农场的路段上到处都流下她的辛勤汗水。对工作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爱岗敬业,精心养护所分担的路段,不管条件怎样艰苦,带领全班职工,团结奋战,始终保持路面最佳状况。
赵佩菊带领养路工担负着佳抚线、饶抚线的84公里和农场专用公路88.4公里的养护和管理任务。在近几年气候变化大,翻浆路多、里程长、面积大的情况下,她带领二班养路工接此重担,按照公路养护规范,实施科学养护,一丝不苟,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很快就达到优良路段标准。平时她养成每天必听中央台和农垦台的天气预报和养护技术知识,从天气变化规律寻找出最佳护路时机。在她的带领下抢在风雨之前,上路巡查,加强护路段的预防处理,清除隐患,减少损失。十多年来,她记下的笔记就有40余本,大约有200余万字。
赵佩菊性格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她针对养护路面工作早起晚归的特点,看到姐妹们往托儿所送接孩子都有困难,为了不影响养护路的进度和质量,她同爱人商量,让爱人抽时间每天接送孩子,姐妹们回来晚了,她爱人就把姐妹们的孩子接到家给做上可口的饭菜让孩子们吃,感动了全班姐妹都把精力投入到养护路上。养路工李凤霞的爱人患重病,经济有困难,孩子也将要辍学,赵佩菊知道后,组织全班姐妹捐款1200余元,亲自送到李凤霞家,并利用余暇时间到她家帮助做些家务活和过冬棉衣,节假日带着礼品到她家看望。来场种植的水稻户李某,与农场签订了承包合同,就是没找到房子住,急得她进退两难。赵知道后,与爱人商量决定把自己住房让给他,自己搬到婆婆家。她十几年来累计为大家做好事133件。
赵佩菊在家也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媳妇。1998年春,她担负二抚公路的卸砂石料任务,就在这时,她的60余岁的婆婆因患病急需进医院手术治疗,家里还有年迈的公公和读书的儿子,怎么办?在公与私之间,她选择了前者,她亲自把婆婆送到三江医院,当天晚上返回农场,第二天就带领全班姐妹投入卸砂石料战斗。每天她与姐妹们卸完40余台带挂车的砂石料,多达340多立方米,晚上回来还要给公公和儿子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在她妥善安排下,既按时完成卸料任务,又使住院老人早日恢复健康出院。
学技术、上标准,争一流。她坚持长年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夏季雨天她组织女工讲自己多年实际操作经验,并在实际养路中亲自做示范;冬季举办培训班,每年人均受训3~5次。对本班实行七大目标管理,并组织细化20个小目标,层层落实到人头,落实到路段,形成人人肩上扛目标,眼睛看目标,心里想目标,齐心协力完成目标的好势头,使全班姐妹自觉地形成为农场养护路段做贡献的良好风气。
赵佩菊19年来为农场公路建设,甘当铺路石的献身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曾先后被农场授予“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行业系统多次评为“最佳养路工”、“全优路段”、“文明样板路”等称号,总局公路系统授予“公路养护先进个人”1999年分局交通系统授予“最佳女职工”,1999年省交通系统授予“劳动模范”。进京参加“十一”国庆节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0年被省公路系统授予“双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当年12月,出席省交通厅总工会组织出国到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