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恋
荒恋
———王长山拓荒纪事
高 峰
4月25日早7时30分,前锋农场机关楼前热闹非凡,人们簇拥着一位披红戴花的年轻人,他叫王长山。他坚持办家庭农场12年,开荒4000余亩,创产值1346万元,上交粮豆4200吨。今天他去北京领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参加庆祝活动。
1984年春,他走向荒原,建三江管局第一个开发型家庭农场诞生……1984年初春,前锋农场鼓励开荒的政策使二十队拖拉机手王长山兴奋不已。最终,他选中场部东15公里处的一片荒原。
24岁的王长山带领7个朋友,贷款3万元,买了拖拉机、大犁、重耙,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地上没有路,有的只是荒原、沼泽。拖拉机蜗牛般地爬行着,仍不时地陷进草甸子。那天,又陷车了。只剩下驾驶室露在外面,王长山跳进泥坑,把木杠子往泥中的链轨上绑,车陷得太深,只能攀扶着车身,露出眼睛和嘴,绑上一根往前蹭一蹭,再绑一根……整整抠了12个小时,拖拉机才脱离险境。
春播前,王长山和伙伴们开荒300多亩,并种上了大豆。
大豆长势喜人,可负荷过重的拖拉机总出毛病,8月的一天清晨,起动机轴承坏了,王长山二话没说,背起70多斤的铁疙瘩,奔向场部。起动机修好了,他转身在夜幕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掉进沟里。“这下可玩完了”。他下意识地张开双臂,紧紧地抓住了两边的荒草。
不知挣扎多久才爬了上来。坐在草甸子上,又饿又累又惊恐,远处野兽惊人的嚎叫,使他一阵阵头皮发紧,他坐不住了,咬着呀站了起来继续走,第二天早六点多,终于回到了开荒点……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雨,两次大风,把王长山的理想几乎彻底摧垮,大豆全部泡在水里,秋后一共收回2吨大豆,亏损3.2万元。面对惨景,伙伴们纷纷撤离了开荒点,没人跟他干了。他索性搬到开荒点去住。毕竟还是妻子能患难与共,跟他一起来了。大年三十的夜晚,在昏暗的油灯下,妻子对几天不说话的丈夫说:“你继续干吧,天大的困难,咱俩一起顶着……”王长山百感交集,搂着妻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
开春,王长山说服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姐夫,共同开荒800多亩。当年,他们盈利3万元,还贷2万元。
形势一天天好转,1986年夏天,二抚公路正好从王长山的开荒点前通过,又有几户开荒者搬了进来。他乐了,又买了台铁牛55,开荒500多亩。
一天,妻子兴高采烈地拿着封电报,在地里找到王长山:“走吧,回家!我家已给咱们联系好工作了。”原来王长山岳父家在天津,做父母的心疼女儿,便在廊坊市为夫妻俩联系好了工作。
王长山不免动了心,可刚刚起步的事业又实在放不下。他对妻子说:“再考虑吧”。几天后,妻子沉不住气了。王长山终于表态:“我不能放弃这摊事业!”妻子反复磨叨,王长山火气上来,冲口而出:“要走,你自己走,我要在这里干下去”!妻子按捺不住,针尖对麦芒:“你不走,咱们离婚。”“离就离,下午我开车送你去法庭。”
王长山喝了几杯闷酒,开着铁牛和妻子向场部法庭驶来,路经十二队,忽然想起有一些麻袋在保管员那里该取回来,保管员用一些旧麻袋换了王长山交粮的新麻袋。争执中话不投机,王长山上去就是几巴掌。
铁牛驶到场部几名警察把王长山带走了,原来,保管员言过其实地用电话向公安分局报了案。
一个小时后,妻子来接王长山。她告诉他刚找了农场领导,讲清了事实真相,分局表示放人。王长山问妻子:“车往哪里开?”妻子说:“回家吧”。
1987年,连降大雨,又亏损7万多……
1987年,王长山已开荒2700亩。麦收前连降大雨,二道河水漫进地里,大豆只露出个尖,鲇鱼在地里扑楞楞直翻跟头;秋收时一场大雪把1000亩大豆捂在了地里。一算账,亏了7万多。
王长山睡不着觉了,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再干下去,甚至有点后悔,当初为啥没有听妻子的话回廊坊。但事已如此,难道就这样善罢甘休?他去找农场领导,领导支持他,使他又来了劲。农场投资12万元,两年间完成了1万多延长米的排水沟,与此同时,他还投资10多万元引进了20多个优良品种。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到1991年,开荒面积已达4000亩,产量逐年提高,利润也不断增加。
1993年春节,王长山全家回天津探亲。女儿说,爸爸,咱留下吧……
王长山家庭农场逐步壮大,已拥有100多万的固定资产。又花了10万元买了发电机,开荒点也安上了电灯。
1993年春节前夕,妻子提出回天津探亲。没想到,一到天津,父母就将新房的钥匙递到他手里:“回来别走了,工作已安排妥当了。”
春节刚过,王长山嗫嚅着对妻子说:“我还是回去吧,”妻子什么也没有说,女儿说:“爸爸,咱们留下吧,还是这好。”王长山低下头说:“你们留在这,我会来看你们的”。
这年,农场推行“两自”,王长山干劲十足,当年盈利20万元。年底,他去天津探亲。女儿说:“爸爸,我好想你,总梦到你,哭了好几次”。王长山鼻子一酸:“我总想回来,可要干的事还很多”。他拉着女儿的手:“大豆、小麦的产量上不去,是一块心病啊”!他给女儿讲微肥,讲秸秆还田……女儿似懂非懂,好象读懂了父亲的心,一头扑进爸爸的怀里,喃喃地说:“你快点干完,早一点回家来吧”。
1996年,他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
近几年,王长山获得了一大串荣誉:总局特等劳模、省星火计划带头人……
摘自1997年第2期《中国农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