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种菜再创佳绩
四、致富典型
巾帼不让须眉 种菜再创佳绩
巾帼不让须眉 种菜再创佳绩
———记种菜大户乔俊霞
1995年之前,乔俊霞和丈夫每年都靠种百余亩大豆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收入低也不稳定。在农场妇委员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推动下,想到自己在农村学会种菜的技术,这里冬季的青菜都靠外进,农场又有这么多的肥沃土地资源,可以发展种蔬菜这门行业。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决定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1996年春,她承包了离场部附近的九队路边的42亩耕地,自己又筹集1万元资金,建起一栋8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和300平方米的温室,开始干起了蔬菜大棚生产。由于初干没有经验,乔俊霞靠勤奋学习和不断探索,先后购买一些蔬菜种植有关的技术书籍。由于文化水平低学起来吃力,于是她就把这些书交给女儿,让女儿给读和辅导,并且多次到建三江商业处蔬菜大王李成信那里拜访求教学习,还到八五九农场种植西瓜农户学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由于她边学看边实践边探索,便很快地掌握了蔬菜种植全过程。当年她靠大棚的蔬菜和露天地栽植西瓜、大白菜,纯收入4万余元。到1999年她发展蔬菜大棚8栋,当年又纯收人9万余元。
乔俊霞为掌握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她每年进腊月就开始给温室点火加温,为适应秧苗的温度,每年冬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棚里面。特别是年三十那天都让孩子和丈夫看电视、包饺子,自己却在大棚里忙着。三月中旬开始栽苗,为抢农时,忙的时间全家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凑合饭。1999年春,她亲自领着雇佣的23人硬是起早贪晚只用4天的时间就栽完8个大棚的各类蔬菜秧苗,她种植的黄瓜、柿子、香瓜等蔬菜比其它种植户早10~20天上市。每天她和家人起早摘下菜来,5点多用车拉到市场,连批发带零售。由其是她种植的香瓜、柿子销售快。由于乔俊霞的蔬菜上市早,相继吸引了二道河农场、抚远县等地菜贩子上门用较高的价钱成车批发,但她想到农场市场的蔬菜比较少,不能往外卖,还是拿到本地市场出售。蔬菜大批上市时,也正是农场春播夏管的大忙季节,她为方便用户用菜,家中安上电话,便于需求单位联系,而且以批发价用车送到用户和单位。她经常帮助有困难的种植户,特别在技术方面给予重点指导,1998年还亲自扶持有困难的种菜户,帮技术、帮物资,使她扶持的种菜户当年纯收入1万余元。
4年来,乔俊霞靠勤劳、靠科技走出脱贫致富之路,现拥有7400平方米的8栋塑料大棚和2个温室及运输车等固定资产12万余元,年产蔬菜11万余斤,创产值27万元,纯收入9万余元,连续4年被农场、分局评为致富能手、行业标兵、双学双竞赛活动带头人。
摘自1999年工会妇委会总结的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