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业改革
第一节 工业改革
第一节 工业改革
农场工业企业有乳品厂、砖厂、修造厂、粮油加工厂等。1985~1987年期间,农场劳动服务公司先后开办了酱油厂、汽酒厂、装潢厂、糕点厂等小型加工厂。
农场工业改革是从1985年开始的,针对各企业的特点实行集体承包经营,完成农场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各财务上缴指标,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企业内部核算到车间、班组或个人,实行多劳多得,计件工资。
1998年试行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在分配形式上一律实行定额上交,自负盈亏,增收多留,亏损自补的办法。
随着农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逐步实行租赁承包,由单位领导牵头集体承包。1993年农场对砖厂、修造厂等工业企业实行了委托经营;1998年,农场在工业企业改革中,全面实行转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拍卖,二是租赁,三是股份制,实现国有民营、民有民营,工业企业经营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转制后的工业企业经营者优化内部组合,敢于面对市场的挑战,使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到2000年,农场转制企业全部退出国有资本。
一、板鸭厂
1985年3月农场和四川省井研县政府联合兴办板鸭加工厂,由农场畜牧公司同井研县嘉新贸易公司共同筹办。1985年11月份建成,开工生产1个月,因板鸭销路不畅而解体。
二、饲料厂
1991年10月,农场投资建饲料加工厂投产,1998年8月实行转制,转让给个人经营。
三、乳品厂
1991年10月农场筹建乳品厂,于1995年 7月开始试生产,因产奶源不足和产品质量问题,开工不到一年停产。1998年农场将乳品厂出租。2003年被永和食品有限公司买断。
四、砖厂
1983~1994年,农场砖厂实行定额上交,职工计件工资,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在保证完成农场下达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放开经营,自负盈亏。1995年至1997年,砖厂实行租赁承包经营。1998年后,砖厂实行股份制经营。
五、修造厂
1983年,农场修造厂实行定额上交,职工实行基本工资。1985年至1990年实行承包经营,在完成农场任务的前提下放开经营,自负盈亏。1991年至1997年修造厂实行委托经营。1998年修造厂全部设施拍卖,退出国有资本,实行股份制经营。
六、粮食加工厂
1983~1987年农场粮食加工厂实行财务包干,农场差额补贴。1988年粮食加工厂和粮食科合并成粮贸公司,统管农场的利费粮、征购粮,实行农场财务差额补贴。1990年粮贸公司撤销,粮食科与粮油加工厂分开。1998年12月加工厂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