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三编 经济
第一章 综合经济
章下序
农场建场以来,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缓慢,1985年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当年就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家庭农场形成挂账欠款,导致刚兴办家庭农场职工就背上了债务包袱。作为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要生产经营的农业企业,1991~1992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1998~2000年粮食出现粮价低和卖粮难,使农场和职工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一度制约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
1994年农场开始实行“两费自理”,2004年开始土地承包实行上打租金,并将土地面向市场,实行开放经营。1983~2005年23年的生产建设,农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耕地面积由1983年的 32.15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67万亩,耕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农田基本建设格局已经形成。粮豆总产从1983年的30 396吨到2005年的 231 660吨,增长7.62倍;国内生产总值由1983年的1 831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1 269万元;人均纯收入从1983年的437元增长到2005年的7 637元;社会总产值由1983年的2 115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5.8亿元。
按照“强农、快牧、兴工、活贸、富民”的十字方针,农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地缘、科技和现代化五大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引户,使农场的经济实力在垦区排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