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二章 种植业

章下序



  1983年,农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1万亩。到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42.8亩。随着农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进行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新科技,大搞质量效益农业,使农业生产的综合水平逐渐提高。在积极争取上级投资的同时,农场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洪涝灾害能力,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在大涝大旱的年份,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为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1995年农场进行了大面积低产田改造。当年旱改水面积 8万多亩,积极引进绥化、庆安水稻种植户来农场种植水稻,从而带动农场职工种植水稻生产的积极性。到2005年,全场已发展水稻种植面积40万亩。
  2000年,农场放开土地经营和产品销售,土地推向市场,无论是农场职工还是外来人员,所承包的市场田土地一律实行上打租金,粮食产品自行销售。农场农业生产连年增产,经济效益逐年增加,职工收入显著提高。2005年,农场生产粮食 23.17万吨,种植业产值达3.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