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施肥 第五节 施 肥
一、肥料种类
主要分为:磷肥、氮肥,钾肥、多元复合肥、微肥等五类。
(一)磷肥
以二铵为主要肥料作底肥,含有效成分P2O5为46%,含N18%;三料:含P2O5为46%,做底肥与种肥,1993年以后不再使用。
(二)氮肥
作底肥与追肥使用,主要为尿素,含N量高达46%,易被作物吸收。
(三)钾肥
含K2SO4为 33%~50%、KCL60%,用作底肥与追肥,能促进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及其增强抗逆性等,施用的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四)多元复合肥
2003年以后,复合肥施用量逐渐增多,复合肥具有使用方便,养分含量较全的特点,缺点是多数复合肥氮磷钾营养成分纯量偏低,不能满足作物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肥料相对价格较高。
(五)微肥
种类很多,主要用于拌种或追肥,增强抗逆性,提高品质,促早熟等。主要种类有钼肥、稀土、KH2PO4、垦易、多元液体复合肥、垦区大豆专用肥及惠满丰等。
二、施用方式
主要分土壤施肥与土壤叶面追肥两大类。
(一)土壤施肥
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施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大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8~1992年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1993~1995年,第三阶段为1996~2005年。
磷肥的施用以二铵为主,作为种肥和底肥。氮肥以尿素为主。钾肥以氯化钾、硫酸钾为主作为底肥,其用法见下表:
肥料施用情况统计表(1983~2005年)
表3—11 单位:亩/公斤
(二)追肥
1、以尿素为主的追肥和苗期追肥
尿素是速效肥料,肥效发生快,用作麦类、大豆、玉米的追肥,其中麦类与豆类作为苗期叶面追肥用量分别为0.4~0.8公斤/亩和0.2~0.8公斤/亩。玉米用尿素作为土壤追肥, 即在5~8叶期追加尿素8公斤/亩于苗侧8~10厘米,深7~10厘米,盖土严密。
尿素也是水稻追肥的主要品种,主要用于水稻返青期追肥,用量为 3~5公斤/亩,调节肥在水稻出穗前20~40天根据情况使用,一般量为1.0公斤/亩。
2、微量元素追肥
各类微量元素追肥用量如下:多元液体肥0.2公斤/亩,大豆专用肥0.1公斤/亩,丰产素1.67克/亩,慧满丰0.17公斤/亩,垦易0.1公斤/亩。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不仅能排除对生长发育不利因素外,而且平均增产在8%~18%。
3、微量元素拌种
1996年开始农场提倡用微量元素拌种,具有较好的防御和增产效果。其用量分别为稀土30克/亩,钼肥33克/亩,增产素50克/亩,多元液体肥150克/亩。
4、测土配方施肥
1999年农场开始施行测土配方施肥,每年有 1/4的面积进行抽样取土测土。秋季作物收获后,种植户按照“之”字形取样法采集土样,300 亩以下的地号,一个地号取一个样送到农场农业科。农业科将土样集中送到八一农大或胜利农场农业中心化验,按照土壤化验结果及专家建议,结合农场实际,进行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