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种子 第六节 种 子
一、作物品种演变
(一)小麦
1983~2000年,全场小麦品种更新过 4次,主栽品种先后用过20多个,种植年限最长的是辽春4号,从1978年种植到1992年,15年累计种植面积20余万亩;其次是克丰3号,1982~1993年累计播种面积50多万亩。
(二)大豆
大豆种子1993年以前以“合丰”系列为主栽品种,其中合丰25占大豆播种面积的 40%,其次是合丰28—29以及“北丰”系列。1994~2000年,农场大豆品种仍有“合丰”系列及垦农、绥农、北丰等品种。
(三)水稻
1984~1988年农场水稻品种只有 3个品种,其中:合江19占65%,其次是合江21和上育416。1989~1992年农场水稻种子的品种增加到7个,其中,合江19占71%,合江23占9%,其他 5个品种只占10%。1993~2000年农场水稻种子有合江19垦—370、垦鉴稻4号、空育131等 8个品种。2001年以后水稻种子以空育131为主,占用种量80%,其次是三江1号、垦鉴稻9号。
(四)玉米
1990年以前农场种植玉米面积较少,以木廷、孚尔拉早熟品种为主。1996年以后种植合玉14、海玉5号。2000年以后种植的玉米品种有绥玉7号、克单8号、克单9号。
麦类品种演变一览表(2005年)
表3—12
大豆品种演变一览表(2005年)
表3—13
水稻品种演变一览表(2005年)
表3—14
续表3—14
二、良种繁育体系
1992年以前由农场生产部门负责作物品种的调运和引进,以科研站为主进行种子田建设。1993年农场成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后,种子实行专业管理,由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引进和繁育种子。到2000年农场实现80%的标准化供种。2004年农场投资400万元建立种子加工厂,实现全场标准化供种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