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自然灾害
第二章 种植业
第十一节 自然灾害
第十一节 自然灾害
一、涝灾
1987年7月至 9月,农场连续降雨分别比历年同期多13%、56%和63%,造成大豆和玉米严重减产。大豆收获亩产88公斤,减产4成以上。玉米亩产196公斤,减产2成以上。
1997年7月至8月,农场连续降雨分别比历年同期多14%和57%,大豆受到严重涝灾,亩产105公斤,减产3成以上。
1991年 7月,农场降雨277.8毫米,8月份降雨219.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0%以上,全场15.5万亩小麦,15.6万亩大豆,11万亩玉米被淹;收获亩产小麦仅125公斤,减产4成以上;大豆亩产53公斤,减产2成;玉米亩产48公斤,减产8成。
二、低温
1987年5月和7月份农场低温,使旱田作物玉米和大豆的正常生长和成熟受到影响,尤其是大豆产量减产2~4成,亩产88公斤;玉米减产3成,亩产196公斤。
1991年 6、7月份农场低温,大豆和玉米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大豆亩产53公斤,减产3~4成;玉米亩产47公斤,减产5~7成。
1995年9月14日,农场出现早霜,大豆晚熟品种没有正常成熟,农场晚熟大豆品种近4万亩,减产1~2成;1997年9月1日早霜,使6万亩大豆晚熟品种减产1~2成。
三、雹灾
1994~1995年,农场十六队两次遭到冰雹袭击,大豆受灾面积0.6万亩,减产 3~5成,绝产面积0.24万亩。1996年 9月,农场二十三队水稻遭到冰雹袭击,已成熟的水稻被冰雹打落稻粒近50%,受灾面积0.1万亩,减产4~5成。
1998年至2000年,农场十、十一、十九计3个生产队连续3年受到冰雹袭击,近万亩大豆受灾,减产3~6成,绝产面积0.43万亩。
四、旱灾
2000~2001年和2003~2004年,农场在6月份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比常年 6月份减少70%以上,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全场受灾面积3年合计为33.75万亩。特别是麦类作物影响较重,长势低矮,千粒重下降。其中:2000年小麦减产3成以上,2003年小麦减产6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