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信 第二节 通 信
一、机构沿革
1983年,农场成立通信站,秦吉泉任站长。
1985~1989年,徐明义主持通信站工作。
1990年,农场将通信站改为通信科。1990~1998年,于海涛任通信科科长。1995~1998年,任义贵任党支部书记,徐明义任副科长。
1999年,李庆节任通信科科长,徐明义任党支部书记。
二、网络建设
1983年,农场通信网络已经形成,当时为“三级制”。即农场(总机)至分机、农场至生产队。场直各单位使用的供电交换机下设两台分机,即磁石交换机。全场有十队和二十五队两台分机。
1989年2月,因通信发展需要,农场购进上海设备一厂生产的HJZ—123型纵横交换机。
1990年,农场通信网络改善,撤销十队和二十五队两个分机。
1995年以前,除场部电话由纵横机转接外,其他生产队都由供电交换机转接。1995年程控交换机开通后,农场用户出局均可等位直拨,不再需要人工台接转。
1997年,二十五队上一台远端用户横块,128 线,解决全场多年来广大用户打电话难的问题,当年内架设生产队光缆54公里。
1999年,为使农场和生产队光纤接入网,在生产队安装了04RSU远端用户单元。
2002年,农场通信科多方筹集资金30多万元,对场直地区市话进行改造,铺设电缆10余公里,出局电缆总容量为4 000多线。
三、经营管理
(一)经营范围
1983~1995年,农场通信站经营范围一直以电话为主,后期开设传真电报、电话会议等少量业务。
1998年 9月,在农场开设无线寻呼设备,开设建三江分局农业银行与农场银行微机联网设备。
1999年7月通信科营业厅开通170话费自动查询及催缴系统,为国信寻呼公司代卖传呼机,代收传呼服务费。
(二)电话管理
1984~1986年,农场使用的是供电电话,用户仅有100多户,其中大部分是办公电话。1987年,通信站属于服务型单位,不收一切费用,主要是查修故障和修理。
1989年2月,农场安装纵横交换机后,电话变为自动电话。1990年3月组建通信科,开始包月制收费,即办公室每月每部收90元,住宅电话每月收54元,便可拨打垦区电话,用户每年底一次性将全年费用结清,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1995年。
1995年底,程控交换机开通后,农场通信科实行正规化管理,从电话初装、过户、移机到故障派查,都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部分年度电话收费一览表(2005年)
表3—41 单位:元/月
程控交换机开通后,电话用户需在每月21日到通信科进行月结算后缴纳话费,如果用户到下个月仍未结算当月话费,将对该用户给予停机,直至其结清所欠的话费后,再予以开机。
四、设备与维修
1983~1989年,农场使用供电式交换机,交换机是 100门,并席单座,各生产队使用磁石电话机。1989年开通HJZ—123型纵横交换机,场部地区及连队使用自动电话,电话号码为 5位,同年新增加两套DZ603、48V 浮充式充电机,500AH48V防酸隔爆式蓄电池组,24V浮式充电机两套,100AH防酸隔爆式蓄电池两组。
由于农场地处建三江通信枢纽,由农场对青龙山、洪河、勤得利等农场的中继电路均从农场转接。1990年12月增加农场对各农场的中继电路,管局开通 ZZD84—II型明线超高十二路载波电话终端机设备,使农场及对相邻农场中继电路数量增加,解决农场及相邻农场的通信传输线路。
1999年,由原巨龙公司贷款 215万元,对五队、八队、九队、十队、十一队、十四队、十六队、十九队、二十四队、二十五队共10个单位开设了 04RSU远端用户单元,使这些生产队用户都能任意拨打国内外用户。
1999年7月,长春电话设备厂的170话费自动查询和催缴系统在通信科营业厅开通。
2000年2月,农场通信科建设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开通。
五、电话
1983~1988年,场直为供电电话,生产队为磁石电话。
1989~1995年,场部为自动电话,生产队为磁石电话。
1995年12月,全场为程控电话。
2000年底,各生产队都实现程控电话,全场电话入户率达90%。
2005年,农场电话总数2 960部。
电话增长情况统计表(2005年)
表3—42 单位:部
续表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