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
序言
序言
志书乃“一方之百科全书”,是一个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社会大观的综合全书。志书所承担的是“认识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之职责,我们修志的目的就是为了懂得昨天,认识今天,创造美好的明天,使我们“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在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浓江农场志》(1988~2005)比较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建场18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全貌。建场以来,浓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艰苦奋斗、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农场耕地面积由建场时的13万亩扩大到5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万千瓦增至 7万千瓦,粮豆总产由9 700吨增至21万吨,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千元增至近 8 000元。昔日,当农场在这片荒原上崛起之时,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林茂粮丰、百业俱进的膏腴之地,政通人和、富足安康的秀丽之乡。现在,黑龙江垦区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浓江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浓江为目标,以快发展、大发展、全面发展的使命感加快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和经济强区的转变,合力构建高效精准农业生产体系,园林化小城镇建设体系,高质量生活服务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保证体系,高标准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高效率自主创新体系,使全场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更加进步,民主建设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持续发展能力更为增强,到2020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应该看到,农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留下的不只是闪光的脚印,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市场经济浪潮搏击时,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但是也曾吃过苦头,“呛过水”,受过损失,付出过代价,对于这些《浓江农场志》(1988~2005)中都做了如实地记述,是难能可贵的。“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浓江农场志》(1988~2005)提供的翔实可信的资料,给农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将为振兴、建设浓江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浓江农场志》(1988~2005)正式出版之际。谨代表农场党政一班人向参与场志编写工作的所有人员表示祝贺,并借此向对农场开发建设曾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上级领导及各界友人致以谢意,向勤劳、淳朴、善良的浓江人民致敬!
关德庆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