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小城镇规划和地质勘测

第二节 小城镇规划和地质勘测



                 第二节 小城镇规划和地质勘测
  一、小城镇规划设计
  农场总体规划于1988年底由总局勘测设计院设计完成。
  1、场部建设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能源、少占耕地、安全防火,各项布局要紧凑合理、远近结合、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在总体布置中主要公共建筑面向对外,体现出国营农场农垦村镇特色,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场部规划性质
  根据农场下设 9个作业区和各作业区居民分散居住的报呈,场部将建设成为全场的政治、经济管理中心,集中办教育和卫生事业,相应的发展为本场服务的工业和商业经济,建成具有国营农场特色的农垦小城镇。
  3、场部建设规模
  (1)规划定型为:场部常住人口1 500人,场部规划用地总面积82~63公顷。
  (2)规划建筑面积为37 043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29 048平方米,二期工程7 995平方米。
  (3)一期工程包括全部公共建筑和住宅房以及公用设施和生产性建筑、 粮食处理中心、锅炉房、变电所、水源、水处理等。
  (4)规划年限,一期工程到1995年,二期工程到2000年。
  4、场部规划功能分区
  以场部现有的一条东西向公路为界,北侧依次为公共建筑区和居住区,南侧为工业区。
  1989年10月,张庆生调任农场场长后,对场部规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最早的规划存在很多问题,离现代化农垦小城镇的要求相差太远。主要存在问题有:(1) 场部规划常住人口太少,规模不够大。(2) 场部职工住宅一律两户一栋的平房与生活污水排放、采暖、外网系统不配套,不利于改善农垦职工的生活条件。经过积极做管局领导的工作,同意对农场场部规划做重大的调整。主要调整为:人口规模由1 500人调整到3 000人。场部职工住宅一律建楼房,场部市政基础设施要一步到位。
  1998年,在农场场长柳景泉的主持下进行了场部的详细规划。该次规划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当时农垦现代化城镇建设的要求,增加了绿地、公园等园林绿化工程,对建筑物布局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该次规划因各种原因未形成成果。
  随着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场对农场场部规划有了新的要求,2004年农场委托农垦总局勘测设计院对场部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2005年初通过了总局审批。《浓江农场场部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期限为2004~2020年,近期规划为2004~2010年,人口规模为 3 000人,至2020年,农场场部人口为4 800人,届时,城镇建设用地6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40平方米。
  二、地质勘测
  1988年10~11月,由总局勘测设计院进行了农场场区地质勘测,由于当时农场与总局勘测设计院在布置钻井点数量上有争议,设计院要求钻15个井点,而农场只同意钻 9个,因此,设计院出具的地勘报告中,声明此报告只具有参考价值,不能做为设计依据。
  由于1988年的地勘报告不能做为工程设计依据,且场部规划在1990年又做了重大调整,场部居民住宅全部改为楼房。1992年 3月,农场再次委托农垦设计院进行地质勘测。该次基本上把农场场部所有拟建项目全部包括,总共布置取样井点43个。此次勘测从1992年 3月19日开始到5月28日结束,完成场部地质条件的综合评价,为农场建设提供了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