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物资

第二节 物资



                   第二节 物  资
  农场物资部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曾对农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大到生资、配件、燃油,小到铁线、元钉、劳保用品,都要由物资部门经营供应,可谓是农场名符其实的“总后勤装备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改革,农场物资部门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削弱,在农场计划经营管理体制结束之后,物资部门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退出了物资经营的舞台。
  一、机构沿革
  农场物资部门的前身是勤得利农场四分场物资库。1988年由姜发三任物资库负责人,吴凤英任会计,当时职工总数19人。
  1989年 1月,原勤得利农场四分场物资库正式更名为浓江农场物资科,赵学记任物资科科长,姜发三为物资库主任,吴凤英任会计,有职工25人。
  1991年5月,赵学记调农场政研室,徐恒喜任物资科副科长。
  1993年 3月,农场物资科更名为物资供应站,徐恒喜任物资供应站站长(正科级),姜发三任物资库主任兼物资供应站党支部书记,吴凤英任物资供应站主管会计,汪洪艳、侯晓玲为会计。
  1994年 4月,农场物资供应站又改称物资科,尹明富任科长,徐恒喜任党支部书记兼物资库主任,姜发三任物资科副科长。
  1995年3月,徐恒喜调农场水暧站,尹明富任物资科长,王京国任物资科副科长。
  1996年3月,王京国任物资科科长,姜发三任物资科巡视员。
  1997年,农场对物资科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委托经营,物资科改为物资公司,王京国任物资公司经理,时培岭任物资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凤英为会计。
  1999年,加油站从物资公司划出,纳入中国石油公司系列。王京国,吴凤英去加油站,徐恒喜调入物资公司任经理,时培岭任物资公司党支部书记,侯晓玲为会计。
  2000年,农场深化改革,物资公司属于关停企业,留守人员定编为 5人,主要任务是销售库存积压物资。徐恒喜、侯晓玲分别任经理和会计。
  2003年,物资公司的行政及经营活动终止,公司解体。
             物资科(公司)人员配备情况统计表(1988~2000年)
  表3—49


  
  二、物资采购与供应
  计划经济时期,农场的生资、燃料、建材、配件等物资都由建三江管局商业处和物资处所属的五金公司、生资公司、燃油公司、农机配件公司等部门划拨供应。特别是化肥、油料等专控物资更是由管局商业处、物资处按农场土地种植面积核定数量直接划拨。为了便于物资的采购与供应,物资科按物资供应归属习惯设置了 5名计划员,分别负责生资、燃料、建材、配件和外机等物资的采购与供应。在不同季节,物资供应站将全场各单位、作业区所需各种物资统计制表,经领导核准后分别交给计划员,再由分管计划员到管局有关部门按计划采购回来,发给各单位、作业区。油料、建材、煤碳、农药等大宗生产生活物资,大都是整车直接送往各单位或作业区。各作业区都设有油料、材料库,由油料员、材料保管员负责管理、发放。结算方式实行内部往来转账制。同时物资库也搞零售业务。
  1992年以后,国家逐步取消了油料、肥料等计划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接轨。油料、化肥供应除少量国拨之外,大部分为议价购进,顺价销售。当时农场物资供应,除油料、化肥、农药按农场计划需要量进货以外,农机配件等其他物资则按实际需要进货,以免造成库存积压。
  1996年,农场全面推行“两自理、四到户”,物资销售开始实行现金结算方式,但是由于大豆、小麦等农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农户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能将耕地全部种上,物资供应上还对部分种植户实行转账和赊销,给以后的欠款回收工作加大了难度。
  完全实现“两自理、四到户”以后,农用材料由物资部门一统天下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农场物资部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97年农场对物资科进行改革,实行委托经营,成立物资供应公司。面对强手如林的物资市场,公司千方百计加强营销,直接到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把商品价格降到最低限度,连续两年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圆满完成了农场下达的各项财务指标。
  1999年,燃料站与物资公司分离,物资经营更加萧条,只有化肥销售取得了一定效益。农药销量很小,原煤和低值易耗品的销售量为零,虽然完成了农场下达的上交利润 5万元的指标,但实际却潜亏15万元。
  2000年,物资公司被农场定为关停企业,正式退出物资经销市场。
  三、物资管理
  (一)基本建设
  1990年农场在新场部建物资经销楼一座,楼房两层,建筑面积 626平方米。建库房一处,建筑面积 670多平方米。1991年正式竣工,但物资楼一直被农场其他单位占用至今,库房也基本闲置未用。物资经营的主要场所基本是在老场区物资库。
  老场区物资库始建于1974年,属于砖瓦结构的平房,办公室面积60平方米, 仓库面积400平方米,基本能够满足经营的需要。物资库配有 35立方米油罐两个和 8立方米、10立方米 油罐各1个。1989年以前配有机械式计量加油机2台。
  1993年,农场在新场部建成了加油站 1座。办公面积214平方米,占地面积4 620平方米。建50立方米地下卧式油罐6个,20立方米1个。配有恒山牌电脑加油机3台。
  1995年底,物资科迁往新场部,老场区物资库房闲置,2000年底作价出售给个人做了牛舍。
  (二)运输力量
  建场时,物资科有1台东风5吨油槽车,1台燕牌小型客货车。随着农场生产规模的扩大,1台油槽车已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1989年,随农场配整台设备,物资科又配进1台东风8吨油罐车和1台东风140货车。当时共配5名司机,按物资科服务人员管理。
  1993年燕牌客货车报废,物资科购“金杯”客货车1台。
  (三)行政管理
  建场以来,物资部门一直实行科长(站长、经理)负责制度,设库主任一名,负责后勤、库房、外来接待等日常事务性工作。按照物资归属习惯,又具体分成生资、燃料、建材、配件、外机 5个业务组,各组都设有计划员,负责物资采购与供应。财务由科长直接管理,现金支付实行主管领导一支笔批复制度。物资发放由各组计划员开出库手续(五连单)票据,财务办理转账、收款手续后,由库房保管员清点出库。
  对各单位、作业区的油料、材料保管员,物资科同样具有监督管理的责任,每年都定期对保管员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查看配件是否按要求摆放,有无保管不善的问题,账账、账物是否相符,出现问题及时反映给主管领导,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内部改革
  1994年,物资科在老场部成立物资配件门市部。营业面积80平方米,由原配件计划员王京国任负责人,后尹世利任负责人,滕厚学,徐亚荣,王洪斌为销售员。1996年开始实行承包制,实行入股经营,利润按股分配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在新场区成立物资配件门市部,由姜秀军负责,同样实行承包制经营。1999年出售给个人经营。
  从1995年农场第一个个体农机配件商店在新场部成立,仅3年时间就有6家物资配件商店出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98年,物资科所属的物资配件门市部与物资公司脱钩,归属个体经营。
  1993年新场部加油站建成后,归物资科管理。1994年开始营业(属临时加油)由殷艳科负责,1996~1998年由沈常保负责承包,自负盈亏,利润分成。直到1999年加油站上划。
  四、物资经营
  (一)主要物资的销售
  农场物资科主要承担原煤、农药、肥料、油料、建材、农机配件、低值易耗品以及整台设备的采购和销售。其中经营各作业区冬季取暖和场部地区锅炉房供热的原煤供应为1988~1997年。1998年起,水暖用煤由农场直接购进。油料经营从1988年起到1998年末油料经营权上划止。经营建材是随农场组建后,建新场部楼房及其附属设施,修建水利桥涵而新增的业务,主要是钢材、原木、锯材、水泥、白灰等建筑材料,到1995年已不经营。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整台设备的经营主要在1990、1991年,其余年份大都是经营小型的整台设备,大型农机的购进都直接由农场计财科直接调配入账。
            物资科主要物资销售情况统计表(1988~2000年)
  表3—50                             单位:元

  
  (二)历年经营状况
  1988年,物资库从勤得利农场物资公司中分出,全年销售额无从考查。1989年,创销售利润之最,仅财务包干结余金额就达28万余元。1990年全年销售额为 1 299万元,但销售费用较高,财务包干结余金额仅为 5 000余元。由于财务比较乱,在农场财务大检查中,物资科被罚款17 551.60元。1991年全年总销售额1 305万元,上缴农场利润39.6万元。1992年收支平衡。1993年下半年财务转轨,计算方式改变,无法统计总销售情况,全年利润总额为16.2万元,上交管理费7.13万元。
               物资科利润损益统计表(1988~1993年)
  表3—51                             单位:元


               物资科利润损益统计表(1994~2000年)
  表3—52                             单位:元

  
  (三)陈欠回收与积压物资回收销售
  虽然从1995年农户购买物资就实行现金结算,但历史遗留下的欠账还很多。1997~1999年物资科实行委托经营,年初农场给物资公司下达的财务考核指标中就专设了欠款回收一项。对此物资公司认真清理,盘点核实,对往来账目进行对账清理、核定,回收和化解内部欠款,对赊欠货物决算收不回来的,做产品验收作价,签订产品验收单,把赊欠户落实到人头,从领导到生资、配件、财务组负责人,如赊欠的货款收不回来的与工资挂钩。
  1999年物资科尚有待收陈欠1 638 532元,当年完成1 054 571元。2000年,农场给物资科下达的清欠任务为239 664元,物资科当年共清回欠款275 323元,超额完成了任务。
  截至到2000年,物资科尚有未收陈欠 135 904元。皆为对方无账,欠账不还,走逃人员所欠,实际上都是死账。另有库存117 954元的物品失效或报废,以上形成潜亏290 234元。
  1997年物资供应站在佳木斯设浓江物资站住佳分站,经营农机配件,但主要目的是销售农场积压库存配件,营业面积100平方米,由姜秀军负责,历时2年,1999年初变卖给他人经营。
  1998年,根据农场《清理盘活存量资产回收各项欠款实施方案》的要求,农场成立了由财务、物资、机务部门组成的存量资产清理盘活工作小组,对 9个作业区的存货进行清理盘点造册,聘请技术人员鉴定其实用价值,由物资部门收回保管,并把工作小组鉴定的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进行销售,逐步盘活资产。
  2000年,农场对物资科的委托经营到期,物资科被定为关停企业,留守人员的任务是销售库存积压物资,每销售100元库存物资,农场给提取5元销售费用。当年共销售库存积压物资金额178 533元。
  2003年物资科解体,原有配件移交外经贸办负责保管、维护、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