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计划与统计管理

第二章 专项管理

第一节 计划与统计管理



                  第一节 计划与统计管理
  一、机构沿革
  1988~1990年,计划、统计工作隶属财务科管理。1991年3月,农场成立计统科。
  1988~1990年,时培岭任统计员。
  1991~1996年,时培岭任科长,王耀武、陆晓勐任科员。
  1997~1998年,王耀武任科长,陆晓勐、何菲雁任科员。
  1999~2005年,王耀武任科长,王均峰任科员。
  二、计划管理
  1988~2005年,农场计统科以农场文件形式下达各作业区计划播种面积和作物比例、单产、总产。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上报农场半年和全年经济分析。
  1992年12月编制《浓江农场十年规划“八五”计划》,1996年 3月编制《浓江农场“九五”计划及2010年长远规划》,1999年10月编制《浓江农场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远规划》。
  三、统计管理
  (一)统计队伍
  1988~1996年,统计人员实行基层领导班子提名、农场组织部门考核的管理体制。1996年后统计人员由作业区主任聘任,组织部备案。作业区为了精简机构,其统计都由作业区副主任兼任。1999年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执行统计持证上岗制度,全场统计必须到总局组织的统计学习班学习并通过考试合格后,颁发国家统计局统一下发的《统计上岗证书》。作业区统计仍由副主任兼任。到2005年全场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率达 99%,统计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初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者1人。
  (二)统计报表
  1988~1994年,统计报表实行基层报表、农场汇总、上报管局的模式。1995~2005年,实现微机报表、汇总,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率。
  1988~2005年,共进行社会大型普查6次:1990年 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6年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2001年12月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各次普查农场均能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真实有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