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审计
第三节 审计
第三节 审 计
一、机构沿革
1991年4月1日,经建三江管局审计处批准,农场正式成立浓江农场审计科。赵玉礼任科长,张海洋任审计员。
1996年3月,赵玉礼调任财务科长,财务科副科长龚义钦任审计科科长。
1998年3月,审计员张海洋辞职,林业科会计王世印调任审计科科员。
1999年,龚义钦调任清欠办主任,财务科副科长许传进任审计科科长。
2001年,纪学华到审计科任科员,审计员增加到2人。
2002年,王世印内退,审计科人员减少到2人。
2005年,许传进内退,审计科与农场政研室合并,审计科长由政研室主任陈家利兼任,纪学华为科员。
审计科工作职责:
1、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对农场财务核算和经济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
2、通过审计对经济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查处。
3、通过审计,对历史遗留的挂账不明、事实不清、 责任不分以及不承认、不清楚的账目给予澄清事实、划清责任。
4、参加农场管理,为农场的发展献计献策。在审计过程中, 发现农场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5、参加年度财务考核,参加农场对财务人员的考评,发现和推荐人才。
二、内部审计
农场审计科成立以来,共进行各项审计156项。其中,财务收支审计 8项,经济效益审计6项,离任审计45项,经济责任审计48项,专项资金审计7项,专项审计29项,资产出售审计3项。
(一)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的重点是对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发现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单位在财务收支中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1992年7月对水利队1990~1992年上半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就地审计。查出违纪资金280443.57元:其中扩大费用开支标准,挤占成本210.80元;扩大专用基金使用范围3 429.56元;隐瞒截留收入款111 947.18元;决算不实,虚增利润 62 680.44元;违反现金管理规定,坐收坐支,现金收付不及时入账,金额102 175.59元。查出有问题的资金175 386.33元:其中职工已调出本单位,欠款挂账没有及时清理回收资金131 391.75元;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 43 994.58元。查出违反会计工作规则,原始凭证不合格,科目使用不合理6笔,金额58 067.42元。审计中发现了该单位领导财务管理不严,有关账目不能及时公开,财务人员违反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工作规则处理账务等问题。在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处理的同时,决定对单位罚款8 642元,个人(队长、会计、出纳等5人)每人处以一个月基本工资的罚款。
审计水利队发现的问题,引起了农场领导的重视。为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考核1991年计划执行情况,经营利润或亏损的真实情况以及检查1992年上半年的经济活动情况,农场立即组织审计部门、财务稽查人员和部分单位会计,从1992年 7月10日开始对全场各单位进行财务大检查。历时15天,共查出违纪金额1 066 505元。8月19日,经场长办公会议研究,作出处理决定:(1)偷漏营业税款2 854元,全部补交;(2)违反物价规定 299 418元,退给各购货单位;(3)账内其他资金41 709元,农场全部没收;(4) 违反控购手续44 409元,填写控购申请,由计财科与地方财政联系补办手续;(5)基本建设挂账354 527元,各单位要分清挂账类别,结合房改和本单位的集体积累情况进行列决;(6)其他方面的违纪金额323 588元,按5%~10% 处罚单位,金额为26 012.84元,其中按处罚额的5%~10%由责任人承担,并按规定作调账和调增或调减1991年利润处理;(7)1991年产品盘亏和盘盈作调增或调减1991年集体亏损挂账处理。 此次大检查为农场理顺资金使用渠道,解决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各单位自身监督和管理的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5年对教育科审计中,查出接受捐赠款而形成的账内小金库5 432.50元,全部收缴农场,并对单位领导和会计罚款500元。
(二)经济效益审计
1992年 5月,对汽车队1991年度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共查出违纪资金584 060.80元。其中弄虚作假,挤占成本列支招待费3 676.70元;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提高费用开支标准791.55元;乱发实物补贴884.71元;乱列专用基金收支1 559.08元;隐瞒虚报利润 17 043.69元;乱列营业外支出 630元;决算不实,虚列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559 475.07元。同时查出有问题的资金 66 758.79元。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决定给予该单位队长、会计处以两个月基本工资的罚款,给予出纳一个月工资的罚款,给予单位罚款8 132.47元,收缴591元。
经审计发现,汽车队1991年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1990年盈利17.4万元,1991年亏损12.8万元。其原因除该年降雨量大、路况不好等自然因素导致销售收入下降、销售成本增加外,专用基金使用不合理,债权债务资金长期占用,影响企业生产资金周转,财务管理混乱,经营管理不善等是造成亏损的根本问题。这次审计为农场在1993年决定将所有汽车转卖给个人经营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1993年 7月,农场组成审计组对商店1992年承包经营期间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经审查,该单位1992年度经营亏损9 470元。主要原因:(1)由于实际效益工资、销售收入同效益工资挂钩的比率定得过高,致使增加了工资及福利费的支出,减少了经济效益。(2) 由于列支上年度的遗留问题,增加了当年的费用支出。(3) 由于应收款项没有及时进行清理结算,影响了资金周转,减少了营业收入,造成经营亏损。同时查出,该单位因决算不实,已造成潜在亏损63 142元。在对商店审计后,作出了如下处理:(1) 对决算不实,造成的潜在亏损,做调整上年利润分配处理;(2) 对应收款项,要按单位逐笔进行清理回收,查明经办人,收不回来由经办人承担经济损失;(3) 对1992年的经营亏损挂账,按年初承包方案规定,用职工上交的风险抵押金和工资弥补,不准挂账。并建议农场改变对商店的管理承包形式,由全民经营改为集体或个人进行承包或租赁经营,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年 9月,农场将商店全部资产作价转卖给个人经营。
(三)任期责任审计
根据总局管局审计部门的要求,特别是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规定,对厂长(场长)任期及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其进行经济责任评价。农场根据上级要求和经济管理的需要,每年要对主管领导年度或离任前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
1993年6月,对服务队队长离任审计,查出其在服务队任职期间决算不实、虚报盈亏90 271.88元;扩大成本开支范围315.68元;挤占成本、请客送礼 973元;业务处理不合规及账账不相符14 476.85元;账内小金库4 000元;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支个人工资存款14 220元的问题。决定收缴单位金额 2 370元,给予队长两个月基本工资的罚款,副队长、会计、出纳各一个月基本工资的罚款。
通过对服务队1991~1992年度财务收支和队长离任审计反映出其在任职期间在经营承包方面没有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奖惩不明确;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会计只管计账、算账,没有很好地参与经营管理和会计监督,失去了会计核算的作用;对一些财产物资的使用管理不严密,造成很大浪费等问题。据此,审计组提出了对下属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的承包要彻底,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财务审批手续等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1998年 6月,对第五作业区主任离任进行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少记承包往来肥料、种子等费用23 971.50元;发现账内“小金库”57 872.40元;1996年度管理人员种地亏损48 642.20元未分摊到个人账户;1996年多发奖金5 582元;低值易耗品19 082.72元有账无物,大米、豆油盘亏3 527.02元有账无物;擅自处理固定资产1万元。
第五作业区违规违纪资金数额较大,主要原因是财务管理混乱,乱开资金口子,在1996年和1997年承包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农场政策,继续搞垫支经营,并且注重垫支,不注重回收,时任作业区主任和会计要负主要责任。对造成的违规违纪款项除作财务调整及收缴外,对主要责任人主任、会计各处以3个月基本工资的罚款。
同年11月,对职工医院原院长1995~1998年 8月任院长期间医院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进行审计。查出库存账实不符金额 55 258.37元;1995年职工集资种地亏损挂账14 600元未落实到个人;1998年 1~8月份用车费、招待费两项严重超支38 045.70元;1996年、1997年决算不实,虚增收入和少记费用 29 932.67元。因该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场长办公会决定取消其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并从1999年1月1日起取消浓场发[1996]26号文件中给予该院院长、会计两人的奖励浮动工资一级,另对院长处以 2 000元罚款,对主管领导和会计给予一个月基本工资罚款。
2001年对电力科经济责任审计,查出其他应收款中虚挂潜亏(1995~1998年)挂账199 499.56元;1999年少计成本费用150 988.80元;2001年存货账面数495 976.99元,实际数109 462.24元,原因是材料出库,但未做账务处理;少计电费收入 66 933.50元;决算平衡,审计审定亏损186 862.94元;查出电力科1999年11月30日48#提取水田人工费51 100元是账内小金库;2000年12月30日34#多提人工费和作业费5 928元;同时查出大量的超期超额借款、假发票、不合规定发票,建议给科长柳景林降职处分,并对科长和会计进行罚款。
2002年对农场水稻办经济责任审计时,查出水稻办1997~2001年潜亏挂账损失达到 140多万元,发现水稻办项目、库存管理混乱,建议农场对水稻办进行经营转型,由经营型转为服务型,由企业型转为行政科室,堵塞了农场漏洞。
同年对苗圃转制前审计,查出潜亏195 064元,收缴违纪资金52 180元。
(四)专项审计
在主要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等审计的同时,按照农场业务部门及个人要求,审计科还开展了大量的专项审计。
1997年6月,对基建队张波1994年1月1日起到1997年5月30日租赁经营基建队期间的经营收支及效益分配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其在租赁经营期间形成亏损挂账184 255.45元。审计后作出以下处理决定:(1)农场收缴其在短期借款(集资款)中3年多计的利息6 047.30元,无法支付款3 907元,1993年前预提的大修理基金6 194.54元;(2)1996年决算不实,上报利润平衡,实际却经营亏损的160 516.76元由承租人负担;(3)租赁经营期间盘亏39 919.37元由承租人承担;(4)风险抵押金15 610.67元调抵承租人亏损挂账,结余1994年度提取职工奖金470.07元抵承租人亏损挂账。由于审计和处理及时,为农场挽回了经济损失。
1998年 1月,审计科组成审计组随同有关部门对第四作业区职工提出的干部种权利地,义务工的款项收支,晒场管理费、边境事业费的收支,农具场管理费的收支,1997年农业风险金理赔款项的收支情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查出该作业区管理人员承租土地签订的合同面积比实际种植面积少202.3亩,少交利费粮11 398公斤,少交晒场管理费及边境事业费648.51元,多收职工大豆利费粮4 790公斤、水稻利费粮5 967公斤。在及时给予处理的同时,提出了作业区应实实在在地做好两公开工作,使所有经济业务活动都在职工群众的监督下运行的建议。
2000年 6月,农场审计科、纪委对学校内部反映和举报提出的食堂经营亏损,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勤工俭学等几个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历时 3个月,共收回违纪金额119 402.14元。针对学校财务管理中出现1998~1999年工资表挖补、伪造现象和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甚多,业务处理不及时,财务管理及账务处理特别混乱的现象,为严明纪律,按照省农垦总局《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违纪违规处罚条例》规定,对主管领导给予“警告”处分,给予会计罚款 2 000元并予以黄牌警告处分,同时调离学校财务工作岗位,由农场另行安排。
除上述专项审计外,农场每年都要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和下岗再就业保障金的发放情况进行审计,进行大量债权债务审计、应付款清理审计工作。仅2001年对单位应付款审计中就查出和收缴无法支付应付款117 459.28元。
三、审计监督
1994年前的审计工作主要是事后审计。查出问题,只是依据审计规定,给予单位领导人和财会人员相应的处罚,同时提出整改建议,审计警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推行任期责任审计后,促使单位主要责任人在平时经济活动时注意到企业行为,使审计工作起到了超前监督作用。此时的审计工作主要是把预算监督审计与常规审计结合起来,进行经济运行中审计。
2000年以后,事后审计逐渐减少,多为事前和事中审计,为企业经济建设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在审计空间上,原来只是局限于本农场之内,为农场工作,2000年以来审计工作已经走出农场,参加分局内联审以及在总局内部其他分局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