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管理
第三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管理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1年 5月,农场党委制定了《精神文明目标管理考核评比方案》,这是建场以来场党委下发的第一个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方面的文件。《方案》提出要以建设 100亿斤商品粮基地为动力,以开展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 优质生产服务)、一教 (思想教育)、两发展(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千分考核评比活动为重点,从农场实际出发,从基础抓起,层层推行目标管理,分步进行,积累前进。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各单位的考核内容包括坚持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各单位群众组织健全,并常年性开展学习和组织活动;开展经常性文化礼貌教育,社会风气好;建立良好社会风尚;各行业都要制定符合本行业实际,简明易记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各作业区要有自己的队规民约等。《方案》还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环境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制定了目标管理措施。
1991年起,农场每年都以文件形式下发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及考核管理办法,力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为加快农场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质量,达标准、上档次,1997年农场党委制定了《浓江农场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规划》确定了“九五”期间农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全面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精心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六大工程 (素质工程、凝聚及热点工程、形象工程、细胞工程、基础工程、榜样育人工程),团结和动员全场人民, 努力开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使全场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显著提高,与群众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作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有明显改善,社会公益事业有较大发展。为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农场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农场党委书记、场长为主任,副书记、常务副场长为副主任。文明办设在宣传部,宣传部长任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1997年起,农场每年至少拿出 100万元的专项基金用于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2001年农场制定《环境建设达标创优实施方案》,决定把本年度作为环境建设工作年。把环境建设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创建高标准环境小区为目标,齐抓共管,标本兼治,使全场环境建设上标准、上台阶、上档次,力争在1~3年内农场的环境建设在垦区树标站排头。对场部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统筹规划,布局合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做到有路必有美化树,有树必有花,有空地必有绿地,基本实现花园化、园林化。环境建设要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坚持义务建、制度管,全民建、专业管,突击建、常年管。划分责任区落实到各单位,实行“三包四自”,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自扫、自栽、自管、自运。住宅区做到无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摆乱占,乱贴乱挂现象。环卫工人实施包片责任制,并与工资挂钩,做到有垃圾就有垃圾箱,并有专人管理,当日垃圾能清理,常年垃圾不落地。对作业区以整治“两出两进三改造”为目标,即粪肥堆、柴草垛出营区,砂石路、花草树木进营区,改水、改厕,改造危房、庭院围墙等环境基础设施。《方案》后还附有具体的环境建设达标创优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2002年是农场公民道德建设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全面提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农场制定出《浓江农场公民道德实施方案》。其活动内容及措施主要有:1、大力加强基层的公民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2、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3、开展学、比、 赶、帮、超及劳动竞赛,在各党政机关开展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好职工)。4、开展以家庭文明为主题的 “好婆婆、好夫妻、好儿女”活动,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中争做一个好成员。5、 在革命节日、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在集会、聚会、合家团圆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陶冶道德情操。6、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言谈举止。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以及多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方案》另附《浓江农场职工行为规范》、《浓江农场家庭成员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人民警察行为规范》、《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卫生行业医德规范》等。
为确保《方案》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农场成立以党委书记、场长为组长的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
2003年农场党委决定抓住抗“非典”、治理环境的契机,在全场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的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的道德素质。从抓职工群众热盼解决的“十不”、“七要”、倡导“五做到”入手。农场场部要做到“十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便溺,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从楼上往下抛物,不说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损害公共设施,不伤害花草树木,不乱贴乱画。作业区营区结合环境卫生建设要做到“七要”:营区住宅要砖瓦化,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硬件要三通,道路要沙石化、路平沟净,营区四周要绿化怀抱、庭院整洁、推广种植绿篱,仓房要整齐划一、柴草要统一垛放在营区外,作业区要有“三室两场”,畜禽要圈养、厕所要干净。倡导“五做到”:保持室内卫生,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经常锻炼身体,打喷嚏掩口鼻,逐步推行分餐制。同年,农场为深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农场宣传部、工会、团委在 5月初共同举办了“讲道德、强素质、树形象”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竞赛采取笔试方式进行,竞赛内容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拟定100题。
2005年农场党委下发了《浓江农场2005年精神文明创建方案》。《方案》突出了九大内容:一是内业建设;二是加强四有职工队伍建设,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场职工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四是社会治安;五是安全生产;六是计划生育;七是党建和班子建设;八是党风廉政建设;九是环境建设。对这些创建内容都作了明确分工。附:
《浓江农场职工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段,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企业职工既是国家主人,也是企业主人,职工就要肩负历史使命,当好主人,让党和国家信得过、靠得住。上下同心,共谋农场的发展振兴。
第二条:《劳动法》规定,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行政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和签订集体合同,突出“维护”职能。《工会法》规定,企业工会还应教育职工做名副其实的主人,履行“教育”职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条:本“三十条”适用于农场全体职工,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还要履行农场关于勤政廉政等方面的规定,当好公仆。
第二章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四条: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建设中华、保卫中华。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积极参加农场开展的读书自学活动,做好本职工作,实现岗位奉献,维护社会稳定。只要祖国需要,甘愿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第五条:铭记7月1日是党的生日, 积极参加庆祝活动,忆党史, 讲党恩,增党情,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
第六条:熟知党的性质、宗旨、理想,懂得党旗党徽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第七条:关心党,爱护党,保卫党,为党的建设出主意,提建议,对党内的不良现象,真诚善意地反映和提出批评;不损害党的形象、恶意攻击党的人和事,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抵制、批驳和斗争。
第八条:爱国、爱党要体现和落实到爱场上,自觉做到身在浓江、情系浓江、奉献浓江,共同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企业环境。
第九条: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要识大体,顾大局,看长远,维护企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第十条: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活动,努力实践小发明、小创造、小建议、小改革、小设计等为内容的群众性经济创新工程。
第十一条:当家理财、节能降耗、点滴入手,节约和用好一滴油、一滴水、一度电,杜绝无负荷运转等各种浪费现象。
第十二条:在企业遇到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等特殊情况时,要自觉奉献,群策群力,战胜灾害,恢复生产,减少损失。
第十三条:爱场如家,珍惜企业的财产,保护企业的利益,对于损坏、偷窃企业财产的现象,要遏制、检举和斗争。
第十四条:以主人翁姿态,依法通过职代会、工会、职工代表等民主渠道,勇于和善于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力。
第三章 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十五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风尚。并渗透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之中,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十六条: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应从八个方面规范自己:
正直做人。要讲正气、讲骨气,主持公道,坚持真理,不因势而屈从,不为利而违心,不信邪、不谄媚、不随波逐流,正气凛然。
诚实做人。与人交往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坦诚相见,有话直言,不弄虚做假,不图虚名 。
文明做人。尊重他人的个性与人格,举止庄重,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带秽语,不揭私,不讥讽,不背后言人过,不做伤害他人、亵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事。
严谨做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做到心正、言正、身正、行正。
谦让做人。多看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自负,不骄傲,不嫉贤妒能,不推过揽功,做到礼先四让:让功、让名、让利、让方便。
宽厚做人。处事为人不计较,树立吃亏精神。责任面前变“我们”为“我”,成绩面前变“我”为“我们”。能忍耐暂时的误解,不计较他人对己不利的过错。
和睦做人。大家事大家办,遇事要勤商量,多沟通,真情实意,力争意见一致。认识不一要平心静气,各抒己见,明事就理,不强加于人,不固执己见,抑制情绪,包容异义,和睦相处。
勇敢做人。进取拼搏,敢于竞争,敢于创新,争当先进,争创一流,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做生活和工作中的强者。
第十七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共创一人有事大家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十八条:遵守公共秩序,礼让病、残、老、弱、孕;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污染环境;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第十九条: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娱乐活动,陶冶情操。
第二十条:优质服务,信誉为先。视用户为“上帝”,以礼相待,以诚相见,不刁难,不欺骗。以自我形象增强企业的信誉度。
第二十一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企业兴衰、国家振兴融为一体,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良好职业道德。
第二十二条: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爱子不娇、育子成才、移风易俗、与邻为善,做到互敬互信、互爱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
第四章 刻苦钻研业务
第二十三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不断提高文化和业务素质。
第二十四条:拜师学艺,相互学习。学者虚心求教,教者毫无保留,互学、互帮、互促、共同进步。
第二十五条:端正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奉献岗位爱心。
第二十六条:掌握安全知识,熟悉生产环境,清除危险源,严格操作规程,明了友邻意识,做到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人伤害,我不伤害自己。
第五章 遵章守纪
第二十七条:学习《宪法》,熟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八条:维护法律尊严,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对于违法的人与事,不隐瞒、不窝藏,大胆揭发检举,勇于开展斗争,做护法卫士。
第二十九条:遵法守纪,主要做到五不准:不准参加非法组织、非法活动,不准搞封建迷信,不准赌博、贩毒吸毒,不准嫖娼卖淫、传看黄色制品,不准抵毁、侮辱、诽谤、陷害他人。
第三十条:熟知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工行为规范,并予以认真履行,做遵章守纪的模范。
《浓江农场家庭成员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个人幸福才能企业兴旺、社会稳定。
第二条:家庭由男女老少组合而成,每个人都出生、成长在一定的家庭,以特定的身份与其他成员形成特定关系。如夫妻、父子、姊妹等关系。各自应承负责任,履行义务,规范行为,理顺关系,做家庭合格成员。
第三条:文明夫妻,双方共通,家务共担,甘于奉献,经济公开,勤俭持家。
第二章 文明夫妻
第四条:夫妻互敬。夫妻在家庭的地位平等、权利平等、人格平等,应该互相尊重,亲密无间,相敬如宾,切忌做“拳脚丈夫搅闹妻”。
第五条:夫妻互信。信任是基础,沟通是关键,小事不计较,外事要透亮,常吐衷肠,化解疑惑,做到“常相知,不相疑”。切忌捕风捉影,无端滋事。
第六条:夫妻互学。夫妻相处,长短互补,相互学习,能者为师,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切忌干扰、设障。
第七条:夫妻互助。夫妻唇齿相依,关爱备至,照顾生活,帮助进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携手同进。切忌有难时逃避和吹枕边邪风。
第八条:夫妻互爱。夫妻为家而结合,更要不断实现爱的升华,使爱情永驻。做到忠贞不渝,贫贱不嫌,病残不弃,白头偕老。切忌喜新厌旧,朝秦暮楚。
第九条:夫妻互让。夫妻谦恭和气,礼让为先,求同存异,宽容大度,将心比心,理解对方。切忌心胸狭窄。
第十条:夫妻互勉。夫妻互为人生动力源,对方发挥优势要提供方便,对方取得成绩和进步要鼓劲扬帆,对方有难要鼎力相助。切忌扯后腿,“慢撒气”。
第十一条:夫妻互谅。夫妻各有优缺点,各有难言隐,要多点体谅,少点“白眼”,多点慰藉,少点冷漠,互谅互让,恩爱久长。切忌翻“旧账”,揭“伤疤”
第三章 文明子女
第十二条:赡养老人。孝敬老人是法律赋予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子女要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必要物质生活条件,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尽享天伦之乐。切忌虐待、遗弃。
第十三条:尊重老人。尊重老人的人格、思想、习惯、爱好和选择。不顶撞,不干涉,不嫌弃,不伤老人心。切忌揭老人短。
第十四条:关心老人。老人的衣食住行、思想情绪、身体变化等都要常挂于心,细心关照,体贴入微。切忌粗枝大叶、疏忽遗漏。
第十五条:理解老人。儿女们要细观察,善分析,多理解,会处理,做到相亲又相知。切忌厌烦和急躁。
第十六条:帮助老人。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多宣传点科学常识,帮助老人更新观念,不信邪教,跟上时代,情绪怡畅。切忌忽视老人精神生活。
第十七条:支持老人。儿女们要支持老人发挥一技之长,奉献余热;支持老人参加有益活动,强身健体,安度晚年。切忌限制老人自由。
第十八条:学习老人。老人在漫漫人生中积累了丰富的做人做事经验,儿女们要虚心学习,继承发扬,完善充实自己。切忌对老人的人生经验置若罔闻。
第四章 教子有方
第十九条:男女依照法律规定结为夫妻之日起,就要实行计划生育,确立只生一个孩子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正确生育观。
第二十条:教育子女要得法。教育子女要启动内因,立体教育,培养兴趣,发挥优势,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不包办、不干涉。切忌“拔苗助长”和拳脚威逼。
第二十一条:呵护子女要有度。对子女要爱而不娇,爱而不溺,关心生活,传授知识,锻炼意识,培育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切忌宠为“小皇帝”。
第二十二条:尊重子女要真诚。父母和子女是亲人,是同志,是朋友,要平等、民主、友好相处。尊重子女人格要教育,尊重子女选择要参谋。切忌蛮横专断和放任自流。
第二十三条:批评子女要艺术。对子女的缺点、过错不包容,不迁就,要及时批评纠正。做到严肃、适度、坦诚、说理。切忌纵恿和棍棒相加 。
第二十四条: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第一位榜样,要有长者和师长风范,从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仪表仪容到工作、学习等都要做出表率,以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影响子女。切忌身歪影斜。
第五章 文明兄妹
第二十五条:兄弟姐妹,手足情长,互相体贴,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地久天长。切忌相煎太急。
第二十六条:兄弟姐妹要文明共事,谁有进步就祝贺,谁有长处就学习,谁有缺点就批评,谁有错误就帮助,同心同德,互勉互励。切忌互不关心。
第二十七条:婿媳相见,幽默开朗,举止大方,谈吐文明,遇有纠纷,善意协商。切忌粗鲁无礼。
第二十八条:妯娌犹如手足,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忙,善待对方。不耍小心眼,不做长舌婆,不护短,不嫉妒,不为多做家务而抱怨,不因鸡毛蒜皮事而伤情。切忌说长道短,拨弄是非。
第二十九条:姑嫂亦亲情,情同亲姐妹。为嫂要知书达理不摆架子,为姑要通情达理不耍刁蛮,你尊我敬好相处,莫让家庭起狼烟。切忌姑嫂有嫌隙。
第六章 文明睦邻
第三十条:有幸相邻是缘份,要珍惜,要看重,要主动,努力做个好邻里,相亲又相敬,胜似一家人。切忌以邻为壑。
第三十一条:邻里之间要讲信义,讲真诚,讲道德,讲团结,贫贱不嫌,交往平等,相互尊重。切忌仗势欺人,以强凌弱。
第三十二条:邻里之间要讲礼貌,讲卫生。晨见问声好,晚见道个安,公共卫生要主动打扫,公共环境要共同维持。切忌见面视同陌生人。
第三十三条:邻里相处德为先,对邻居的私事不打听,对邻居的流言不轻信,不做损邻之事,不讲伤邻之话,相安无事。切忌互为拨弄和猜疑。
第三十四条: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信仰和习惯。对邻居信仰法律允许的宗教不干涉,不歧视;对邻居形成的生活习惯多理解,不干扰。切忌鄙夷和搅闹。
第三十五条:邻里之间要礼让为先,豁达开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为对方着想,多为对方提供方便。切忌占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