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关工委
第四节 关工委
第四节 关 工 委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农场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2004年 6月19日,农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主任刘志波,常务副主任朱兴成,驻会副主任刘忠汉,成员由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董良珍任秘书长,勾连颖任副秘书长。
2005年 3月16日,根据工作需要,农场党委又对关工委作了调整。主任王长国,常务副主任刘忠汉,副主任朱兴成,秘书长杨均银,副秘书长勾连颖。
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负有对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服务的职能。主要工作有四项:
1、教育。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进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法制和纪律。
2、维权。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向一切侵犯、 虐待、残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积极做好有劣迹和失足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
3、关爱。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关心、爱护青少年工作,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宣传。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奖励在关心、 教育、培养青少年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农场关工委成立以来,为提高全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农场团委、中小学联合开展了读书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青少年道德行为规范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基层青年职工“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对家庭困难的辍学生、流失生捐资助学等活动。对有严重劣迹行为的青少年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为做好感化帮教工作,协调司法、劳动部门,学校、居民委以及“五老”,指定专人与他们结成帮教对子,把帮教工作落实到人头,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联动共育的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