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新闻报道

第二节 新闻报道



                   第二节 新闻报道
  一、电视新闻报道
  农场建场后,新闻报道工作仅局限于农场广播站每天播出的15分钟新闻节目。随着建三江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开播,逐渐向建三江管局台报送口播新闻。至1992年底,农场宣传部新闻干事温振军、赵明海、刘登顺、王君雁等人先后被分局宣传部、电视局授予“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在分局春播、夏收、秋收中多次获电视局表彰奖励。
  1992年6月,农场购买了一台松下M8000摄像机,由宣传部干部刘登顺担任宣传部干事兼广播电视文化中心编辑、记者。购买摄像机后,结束了农场只能报道口播新闻的历史,图像新闻逐渐增多。每年超额完成分局广播电视局下达的任务。
  1994年,由建三江分局电视局编辑兼记者迟明钊,农场宣传部记者王君雁及刘登顺共同采访制作《血染的风采》,在当年总局好新闻评选中被评为好新闻二等奖。
  1995~1997年初,农场广播电视局由于缺乏新闻采编设备,新闻工作有所回落,但仍然采取租、借摄像机等手段向上报道新闻。
  1997年,农场正式成立广播电视局,在设备简陋,工作量大,新增人员业务不熟炼的情况下,从局长到编辑记者,层层下达报道任务,当年超额20篇完成分局下达的报道任务,被分局电视局评为“1997年度广播电视工作成绩显著单位”。在当年的秋收报道中,电视局获得分局电视局新闻报道集体第一名,记者宫立新获得个人上稿第一名的好成绩。张华被分局党委授予先进个人。
  1998年以后,随着电视局新闻编采设备的逐步更新,新闻记者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都有一些节目在总局、分局组织的节目评比中获奖。其中:
  《浓江农场重视教育见成效》在1999年建三江垦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电视新闻一等奖。
  《综合开发硕果丰》在1999年“国庆”展播片评比中获二等奖。
  《秸秆何日“变废为宝”》在2000年建三江垦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电视长消息三等奖。
  《参赌者戒》在2000年建三江垦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三等奖。
  《“法轮功”在浓江农场为什么没有立足之地》在2000年建三江垦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广播评论节目二等奖,在黑龙江垦区新闻四项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富民强场》在2000年建三江垦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电视新闻评论一等奖,在垦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电视评论三等奖。
  2002年2月1日,农场电视局自办节目正式开播,它是全场职工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结束了建场多年来没有自办节目的历史。每周播出三组节目,每晚 6时首播,20时15分重播。开设了《新闻视野》、《浓江风采》和《电视报道》等栏目。
  2002年广电局播出农场新闻 103期,新闻310条。在建三江分局上稿125条,在总局上稿15篇。电视专题片《浓江盛开文明花》被分局评为二等奖。本年度农场电视局被分局电视局评为先进单位。
  2003年播出农场新闻110期,新闻380条。在建三江分局上稿 150条,在总局上稿36条。广播长消息《一场特殊的交易》和新闻组合《浓江视野》分别被分局评为一等奖。本年度农场电视局被分局电视局评为先进单位。
  2004年播出农场新闻 116期,新闻420条。在建三江分局上稿198条,在总局上稿38条。电视长消息《一季稻双收入》被分局评为二等奖。本年度农场电视局被分局电视局授予先进集体。
  2005年在全体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在中央 7台《科技苑》 栏目中播出一部专题片《春天农机醒过来》,反映了垦区现代化大机械、大农业的飞速发展。在黑龙江农业频道上稿54篇,在分局上稿175篇。场内制作新闻120期,播出新闻360条,播报240条,《致富天地》13期,专题15部。电视长消息《壮秧剂为何不壮秧》被总局评为二等奖。2005年农场电视局被农垦总局授予行业管理先进单位,被建三江分局授予先进集体、行业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广播电视局等荣誉称号。
  自办节目开播以来,广播电视局全体新闻工作人员紧紧围绕总局、分局和农场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把话筒镜头对准农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真正起到舆论先导、教育群众、鼓舞斗志的作用。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唱响主旋律。尤其是在抗春涝、保春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场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工作中,新闻记者克服重重困难每天深入生产一线实地采访,积极宣传农场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各单位以及各种植户、养殖户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以点带面,以先进促后进,极大地调动了农场广大职工群众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在农场经济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对外通讯报道
  1989年以来,农场先后举办过 8次新闻写作培训班,邀请报社、杂志社的编辑、记者前来授课,累计培训报道员 100余人次。这些报道员经过培训后,能够及时把农场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经验,涌现的先进人物宣传出去,为开发农场、建设农场、宣传农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场宣传部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连续13年 (1993~2005年)被评为报刊发行先进单位。赵明海连续6年(2000~2005年)被《农垦日报》评为“百强通讯员”,祝嗣友连续 3年被《农垦日报》评为优秀副刊作者。赵明海撰写的言论《大丑小丑都是丑》、《上梁不正下梁歪》分获《农垦日报》年度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王君雁、赵明海合写的通讯《血染的风采》获1994年度垦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征文二等奖;赵明海、温振军拍摄的《浓江农场接纳了 120户来自灾区的群众》获1998年《黑龙江经济报》“抗洪一日征文”三等奖。2004年度《农垦日报》优秀作品有赵明海、许跃兵、侯昭纯共同撰写的《机遇中的挑战》,赵明海撰写的散文《故乡情话》,祝嗣友撰写的诗歌《今冬落雪》。
  农场新闻报道2003年度在《农垦日报》103个农场中排名62位,477分;2004年度排名60位,708分;2005年度排名51位,825分。
              历年新闻报道统计表(1988~2005年)
  表6—7                             单位:篇

 
  续表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