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江农场10万亩攻关田设计研究
浓江农场10万亩攻关田设计研究
李思军
浓江农场1996年种植大豆10万亩,平均亩产217.5公斤,创单产、总产双超历史的好收成。
一、气象条件
1、温度充足。全年有效积温≥10℃为2 557℃,比历年平均多 212℃,稳定通过10℃初日是4月25日,较历年提前10天,无霜期138天。
2、降雨偏少。5月~ 9月20日大豆生育期间降水328.2毫米,较历年平均少142毫米,六八月份降水正常,七月份降水偏少。
3、气象因子基本满足大豆生长发育需求,适期早播是今年大豆高产关键所在。
二、高产栽培要点
(一)强化管理、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栽培
1、今年农场全面贯彻执行总局、管局两级党委关于在全面积、全作物、 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的决定,强化领导,实行优机、优质、优价,制订统一标准亩价格,严格标准作业,挂牌规定不合格机具不能投入作业,作业质量不合格必须返工,否则不能进行下项作业。
2、规范栽培要点,根据4511栽培模式, 制订适宜本场的具体措施,规范各项作业,形成模式。
3、实行作业质量验收单制度,凭验收单结算
(二)合理轮作,改进耕作制度
1、在轮作方式上,实行麦—豆—麦—豆和麦—玉—豆轮作, 减少重茬面积。据调查,大豆重茬以每重一年减产3%~5%左右递增,所以轮作上尽量安排宁迎不重。
2、在耕作上实行100%深松耙茬和浅翻深松, 深松35厘米以上,深翻17厘米,耙茬14~16厘米,使土壤平整,蓄水保墒,降低杂草污染,减少作业成本7元/亩。
3、伏整地在9月20日进行最后一遍轻耙,然后起空垄,在10月5日前完成麦茬秋起垄6万亩;豆茬地安排早割早拾,在10月15日后尽量起垄夹肥。1995年秋起垄7万亩,剩余3万亩地在1996年春4月27日~5月 1日完成,全部实现两次成,为1996大豆丰收奠定了基础。据调查,秋起垄比春起垄5厘米土温高0.3~0.5℃,秋起垄较一次成5厘米土温高0.8~1℃,秋起垄较一次成增产5%~8%。
(三)充分利用热能资源,合理选用良种,确保适宜密度
1、提高热能资源利用率,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在确保播期, 确保成熟的情况下,适量提高中、中晚熟品种的比例。选用合丰25、垦农四、绥农14、合丰35、绥农11面积占 80%;早、中早品种宝丰九和北丰系列占20%。
2、确保合理密度,保证收获株数。中、中晚熟品种收获株数1.8~2.0万株/亩;中早、早熟品种收获株数2.2~2.4万株/亩。
(四)适期早播,缩短播期,确保农时
适期早播,尽量争取利用前期积温是大豆高产保证,经过3年的5月1日播种试验和今年5月1日大面积的推广证明,早播高产表现:株型较原株型矮化; 节间缩短;结荚数增加,空秕率降低;百粒重增加1~1.5克。全场5月1日开播到 5月20日结束,比历年缩短播期15天。并根据品种熟期,严格控制播期下限:生育期115~120天的品种在 5月15日前播完;生育期105~115天的品种在5月20日前播完;生育期105天以下品种在5月25日前播完。
(五)增加投入,三全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N:P:K为1:1.2:0.4,亩施肥量比去年提高5~8公斤,全面应用颗粒钾肥3公斤/亩,据调查平均增产8%~10%。
在分层施肥深度比例上,把原有的第一层种下 3~5厘米占40%调整为60%;第二层种下8~10厘米占60%调整为40%。保证真叶期大豆能及时吸收肥力,形成健壮的营养体。
大豆生育后期由于地下根系病菌较多易出现早衰,吸收功能降低,增加二遍叶面追肥,增加粒重。
(六)以化学药剂土壤处理为主,药、机、人结合实现清趟豆
1、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措施。全场10万亩大豆土壤处理占80%,试验证明,土壤处理具有药害轻,灭草效果好,成本低和产量高等优点。秋施药好于春施药,播前土壤处理好于播后处理。坚持施药标准化。良好的墒情,喷液量300千克/公顷;良好喷药机械,喷头误差率不超±1%;准确的用药量和因地因草下药。
在平岗地上以禾耐斯1.2升/公顷+广灭灵0.8~1.0升/公顷+甲草嗪0.55公斤/公顷为主;在低洼地上,以禾耐斯 1.2升/公顷+广灭灵0.8~1.0升/公顷+豆磺隆35克/公顷和禾耐斯(乙草胺) 1.5升/公顷+甲草嗪0.55公斤/公顷+豆黄隆35克/公顷为主。以上三元配方占应用面积的90%,试验配方:杜尔(2.7 升/公顷)+速收(150克/公顷)灭草效果好于以上配方,成本较高。
2、机械灭草。在大豆播后 3~5天,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后,及时上一遍旋转锄,既灭草又混土,效果较好,二遍旋转锄在大豆真叶期进行。
3、人工拿大草。在7月25日前完成第一遍,第二遍在8月10日前结束。
(七)综合措施,坚持全年一贯促早熟
采用综合措施,坚持常年抗灾,提高地温,促进作物按期成熟是高产的关键。
1、种衣剂拌种,适期早播
2、提高地温,播后及时松一犁。5月 1日播种,前边播种后边紧跟用大勾子深松一犁深度为35厘米以上,放寒增温,1996年 5月20日播完种,23日全面完成“松一犁”。据调查:播后松一犁较不松一犁的提前1~2天出苗;如一次性降水50毫米,松一犁地号垄沟无明水,没松地号出现明水。
3、品种不越区种植。
4、全面施用钾肥,二遍叶面追肥促早熟。一遍追肥面积10万亩, 于大豆初花期,用多元液体复合肥(八一农垦大学大豆专用肥),加丰产素;第二遍叶面追肥 7万亩在大豆盛花结荚期,多元液体复合肥(八一农大专用肥)+磷酸二氢钾,能提前成熟 3~5天,增产幅度为8%~12%。今年作叶面追肥3遍试验,在大豆基肥用量一定情况下,大豆 3~4片复叶展开时增加一遍叶面追肥,追施八一农大大豆专用肥(多元液体复合肥),苗期长势旺盛,提前2天封垄。
5、实现人割机拾,确保全面丰收。10万亩大豆人工割8.7万亩,占87%,大豆收获提前5~7天完成,收获机械工作效率提高30%。每亩增收 6公斤大豆,全面收获于10月25日完成,较历年提早10天。
(原载《中国农业》199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