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赵玉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的环境、性质、地位、目标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企业由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与此相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以财务管理也要随着市场经济进行重大转化。由于财务管理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目标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因此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财思路,只有思路清晰方法对头,目标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这个理财目标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还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呢,在这里做如下探讨。
一、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有很多企业是以总产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逐步放弃了以产值作为对企业考核的主要指标,而把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尤其是在广泛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利润最大化已成为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是合理必要的,因为企业是盈利性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盈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着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有:
1、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经营者为了完成财务目标而多计算利润,其方法就是多计收入,少计成本费用,应该提取的折旧而不提,应该摊销的各种费用损失少摊或不摊销,从而造成企业经营成果虚盈实亏。就目前一些农垦企业来说,有部分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差,其原因就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形成的。尤其是实行经营承包制以来,特别是实行利润增长与工资挂钩的企业,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不能长工资,经营者的年薪收入也不能拿到手,企业的主管领导也就不能得到奖励或提升。所以有些企业的领导也就要求财务人员没有利润也必须算出利润,利润少也要多算利润,弄虚作假,造成企业虚盈实亏,从而也就加速了掏空企业的步伐,使相当数量的企业现在已成为大而空的“糠萝卜”,致使企业资金状况不好,缺少流动资金,职工的工资开不出去,职工的生活没有了保障,生产没有积极性,生产搞不上去,企业的财务状况就会越来越困难,经济效益也就越来越低,更谈不上有利润可分配,这样继续走下去,企业就会寸步难行。
2、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企业的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出来的,因此会使企业产生有利润而无资金或资金短缺的现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企业当期的收入与费用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计算的,这项原则要求在核算收入时,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只要当期取得了收款的权利,就要纳入当期的收入进行核算,就算销售收入已经实现。当企业的商品有大部分是以赊销形式销售出去时,如果只收回了少部分现金,则有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在销售收入大于成本费用的情况下,企业会有可观的利润。但是由于大部分货款尚未收回,企业当期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货币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的血液,没有或缺乏资金,企业生产就无法正常运转,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也就会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
3、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还会使经营者为了眼前的利益, 不搞或放弃有发展前途的长远投资。企业战略发展性的投资,往往是投资额大,回收期较长,在短期内只是投入资金,报酬率是长期的,它既占用了资金又会使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也就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经营者就不愿考虑有发展性的投资。如果企业不搞有发展前途的投资,如设备的更新,新产品的试制开发等,企业就会缺乏长远持久的竞争力,没有竞争实力的企业迟早会垮台的。
因此,将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西方国家的企业、公司早已放弃了这个目标。现代财务管理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想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通过资本运营使资本增值,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自主的进行运作,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的。要使企业资本快速增值,除了通过实现更多的真实利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扩张资本增大企业资金数量和周转的速度来实现。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加速折旧,增加投资,让资金尽快增值,使增值的资金尽可能多的留归企业使用,而在账面上要少出利润或不出利润,在利润分配上要少分或不分配利润,从而达到企业资本快速增值目的。
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有:
1、企业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经营者不仅要考虑利润的大小, 更注重的是资金流量的多少。价值最大化谋求的是企业现金净流入量的持续增加和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看,资金的多少比利润的大少更重要,企业只有不断地增加新的现金流量,生产经营才能持续发展。
2、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经营者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这是因为影响企业价值大小的不仅是过去和目前的利润,预期的未来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影响作用更大。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经营者必然要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不断创造未来利润增长点,减少或避免经营者急功近利和缺乏长远经营战略的短期行为,使企业财富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股东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价值最大化并不排斥企业获取较大的利润,要使企业资本不断增值,必须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是这个利润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当短期利润和长利润发生冲突时,就要求经营者合理地计算和评价两者的权重,从而选择最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大的方案。尤其是在利润的分配上,价值最大化目标会使投资者和经营者理智地选择能使企业保持长远发展实力的分配政策。从而避免企业分光吃光不留企业积累的短期行为决策,使企业保持长远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企业在现代财务管理中,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能够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正确地权衡利弊和眼前与长远利益,并兼顾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认真分析风险大小与报酬多少的关系,使企业的投资结构实现最佳组合,让企业价值达到最高水平。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了企业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因此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想目标。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文库》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