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招商引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创办“三资”企业,成为管局坚持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部分。
1986年7月,管局设立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王希敏任主任。
1987年1月,管局成立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外事办公室,与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合署,王希敏任主任。
1987年8月,刘德斌任主任。
1988年2月,安德山任主任。
1991年6月,王滨江任主任。
1992年6月,王常青任副主任,1997年2月王常青任主任。
1998年2月,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招商局更名为“牡丹江农垦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统一行使对外贸易(含边境贸易)的行政管理、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经济技术合作和“三资”企业管理的职能。王常青任局长。
15年来,通过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方式,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外开放的宣传工作和营造引得进、留得住、人尽其用的人才环境等措施,共引进各类人才361人,引进劳力22034人,引进农户8210户,外来人员共带入资金5.4亿元。
分局先后组团参加了从第一至第十一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参加了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总局大豆节暨经贸洽谈会、北京2000年黑龙江绿色食品周等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活动,还成功地在北京举办了牡丹江垦区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通过这些活动,共与中外客商签订招商引资及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3项,引进资金1.23亿元,签订贸易合同118项,贸易总额4.36亿元。为此,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连续四年被总局授予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到2000年底,分局批准兴办的“三资”企业16家,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三资”企业实现产值9.89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13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兴丹米业有限公司,富达食品有限公司、星宇木业有限公司等“三资”企业,先后被鸡西市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15年来,在开展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上,共引进资金3.8亿元人民币,组建国内合资、合作、联营企业36家,引进技术11项,开发系统外市场458个,累计实现产值8.5亿元,实现利税9000万元。
截至2000年底,全局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101.6万美元。
全局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4家:八五四农场、完达山乳业集团、完达山制药厂、海林糖甙厂。
享有边贸权的企业6家:八五八农场、八五六农场、八五一○农场、兴凯湖农场、分局外贸公司等。
到2000年,分局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关系,主要有:日本、韩国、美国、香港、澳门、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朝鲜、叙利亚、土耳其、西班牙、印度、荷兰、英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毛里塔尼亚等。
全局“三资”企业情况统计表
(2000年)
表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