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五章 农机
第一节 概况
1986~2000年15年间,垦区正值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改革使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改革的过程给农机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农业体制改革大力兴办家庭农场,农机具转让、收回、再转让。农机具转让给职工后,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桎梏,不按技术规程搞掠夺式生产,农机具乱停乱放,对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套管理办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兴办家庭农场职工购买农机具,使原来由国家一家投资变为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多元投资格局,也为农机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机具统由国营企业独家经营的一统天下被打破,发展到国营、集体、个人多家经营。供应渠道多元化,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唯利是图的经营者,使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坑农害农,为农机管理提出了新课题。随着工业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农机修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场的农机修造厂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有的实行了股份经营,有的被个人买断变为民营,还有的关停并转。农机具的检修也由全民独家变成了全民、集体、个体多家经营。农机具维修如何适应新形势,又是给农机管理部门提出的新课题。随着垦区“两高一优”农业深度开发和水稻种植的快速发展,农艺要求愈来愈高,农机管理要求更细更严。这些在深化改革时期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汇总到一点,就是农机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改革。15年来农机管理工作正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逐步完善,健全了各级农机管理机构,重新提出适应新形势加强农机管理的办法,开展农机管理标准化达标活动,直接介入农机的流通和维修市场,加强农机监理等,逐步适应了新的形势。
1986年农机管理机构是管局农机处,1996年改为分局农机处。1986年处长王良,副处长吴炳祥、曾桂林。
1991年处长曾煦林,副处长林运超。
1996年处长林运超。
1996年处长林运超,副处长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