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营一、森林资源调查
1987年,根据总局指示,全局对1982年开始的天然林二类调查作业进行全面复查验收。各农场都成立了森林调查设计队,担负森林资源调查、档案管理、作业设计、造林设计验收、抚采作业担任现场施工员的职责。
1990年,按总局要求,全局以农场为单位,进行了第二次森林经营规划调查,人工林普查和宜林地普查。各场成立了调查领导小组。此次调查要求“三图八表一书”,包括林相图、平画图、经营规划图;森林资源统计五种表、林班资源表、经营措施分类统计表、野生经济植物调查汇总表、森林经营调查规划说明书;人工林普查成果;宜林地普查成果。通过调查系统地摸清了垦区现有的森林资源。同年9月各场森调队申请并获准为丁级林业调查设计队。1994年根据总局指示,管局开展了宜林两荒的核查工作,全管局两荒、疏林地总面积968公顷,其中可及的605公顷,多为轻沼泽地、整地后方可人工造林。不可及的363公顷,多数为林间水湿地、沟溏重水湿地、阳面陡坡无法进行人工造林。在可及数中,荒山、荒地218公顷,疏林地387公顷,郁闭度0.1的26公顷,0.2~0.3的361公顷。
1995年,全局13个农场进行了森林资源复查工作。对森林资源量大,主伐多的八五四、八五五、八五一一、八五○等4个农场,重点放在成过熟林的复查上;中幼林多的八五六、八五八、八五一○、庆丰、兴凯湖、宁安等6个农场,重点放在复查生产量上;残次林多的云山、海林、八五七等3个农场重点放在地类上。复查结果,较1990年林地面积增加20658公顷,蓄积量增加1303721立方米,森林覆被率增加0.8%,人工林增加16173公顷,人工林蓄积量增加832733立方米。
1996年,按照总局关于建立垦区森林资源监测系统的通知精神,各农场确定2~3人负责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农场成立了监测站,分局和13万公顷以上林地的重点农场,逐步实现微机管理。
1999年,按照总局要求,全分局开展了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共计区划林班808个,小班16879个,设置固定样地825个。按总局规定标准,按每公顷提取调查经费5元,全局共落实经费86.4万元。为提高调查质量和成果精度,专门制定了实施要点,并研制出二类调查汇总微机程序软件,购置了郁闭度测定议、数字求积仪、测树罗盘、任意点测定仪等70多台。2000年7月进行调查成果验收。验收结果,八五七农场为优秀,八五○、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六、八五八、庆丰、云山、宁安、海林等9个农场为良好,八五一○、八五一一、兴凯湖等3个农场为合格。
经调查,全局林业用地面积13.58万公顷,占总经营面积的16.8%。其中森林面积10.22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5.3%;灌木林地1.32万公顷,疏林地0.24万公顷,无立木林地1.79万公顷(包括未成林造林地0.75万公顷、天然更新林地0.25万公顷、预备造林地079公顷)。
森林资源(之一)林地面积及构成情况图
森林资源(之二)蓄积量及其构成情况图
森林资源(之三)人工林面积、蓄积量及保存率
总面积39589公顷,占森林面积38.7%;蓄积量2703733(立方米),占森林蓄积的32.7%;未成林造林地7488公顷,造林保存率74%。
人工林面积蓄积量及保存率统计表
(2000年)
表3-61
各类林地蓄积量统计表
(2000年)
表3-62 单位:立方米
二、森林经营管理
1986年6月,根据总局转发的省林业厅委托总局林业局代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农场以已核定的采伐限额为基地,按照控制主伐和改造,不断扩大次生林及人工抚育间伐的原则,提取采伐建议指标,由管局汇总后报总局审查,由总局审查后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后方可作业。
1993年,管局组织落实《黑龙江省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办法》,迅速开展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大检查,并建立了每年进行限采伐额检查制度。同年11月决定,拟于年后组织验收组对伐区作业进行检查验收。
1994年,按总局要求,管局开展制定“九五”期间年采伐限额工作。全局年森林采伐限额总量122200立方。按采伐类型,主伐13600立方,抚育采伐面积1330公顷,采伐36800立方,低产林改造57200立方,更新休伐8900立方,其它5700立方。按消耗结构,商品材58400立方,出材量37100立方,出材率63.5%,自用材46100立方,培植业用材13650立方,烧材3200立方。
1995年4月,总局以第四号令,下发了垦区实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细则,在伐区拨交、安全作业、森林更新、伐区验收、罚则等五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同年5月,根据总局农总林字[1995]16号文件精神,开展了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工作。
1996年,根据总局关于实施黑龙江垦区森林经营工程建设的通知精神,管局承担了三项工程,一是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工程,工程量1万公顷,措施是抚育采伐,重点农场有八五四、八五六、八五八等3个农场;二是低产林地森林恢复工程,工程量1万公顷,措施是低改和栽针保阔,重点农场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一一、云山等4个农场;三是集约经营落叶松培育工程,工程量05万公顷。措施是抚育采伐和经营伐,重点农场有八五五、八五一一等2个农场。管局和重点农场落实了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制订了实施方案,将工作量分解到年度和实施单位,按方案实施。
1997年,总局颁发了《垦区森林采伐作业调查设计办法》,从采伐作业设计种类与方式、调查前准备、外业调查、内业工作、作业设计的报审和验收等五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分局按照要求统一制定了设计图模式,对设计书及报告说明、数据、验收都提出了规范的要求。
1999年11月,分局以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编制“十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总量120489立方米,按采伐类型,其中主伐9036立方米,抚育采伐2604公顷,采伐量51789立方米,低产林改造46806立方米,更新采伐12858立方米。按消耗结构分,其中商品林采伐量50200立方米,出材量21640立方米,出材率43%;自用材采伐量67389立方米,出材量24600立方米,出材率37%;烧材2900立方米。“十五”期间总的原则是取消大面积皆伐性质作业,增大抚育采伐作业量,有效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抚育采伐作业情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63
从1990~2000年,先后被总局授予森林抚育采伐作业先进林业主管部门的有管局林业处(5次)、八五五农场林业科(4次,其中标兵单位2次)、八五八农场林业科(3次)、八五一○农场林业科(4次)、八五一一农场林业科(3次,其中标兵单位1次)。抚采作业先进林场有八五○平山林场(2次)、八五五爱林林场(2次)、云山五一林场(1次)、八五八北大通林场(1次)、八五一○当壁镇林场(1次)、八五一一老岗林场(1次)。抚采作业先进农场有八五四农场(1次)、八五五农场(2次)。另有42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