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七章 畜牧渔业

第一节 概况


198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畜牧业、渔业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部分奶牛、鹿公养外,其它如猪、牛、肉牛、禽及特种养殖等全部放开,由公养转为个体或股份养殖。1986至1989年全局畜牧、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奶牛、肉牛、水产品为主,相应地发展猪、鹿、禽。在发展奶牛生产上,坚持全民、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以八五一一农场和八五○农场为基础搞好公养,积极发展户养2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从1990年起,管局从全国大市场出发,发挥垦区优势,确立了以发展奶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1991至1993年连续三年,管局均以“1号文件”下发关于发展奶牛的政策、科技兴牧的实施方案等重大问题。管局下达奶牛发展的指令性计划,在对农场的目标考核中,将奶牛发展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管局和农场为奶牛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倾斜和扶持、低价供应饲料、设立奶牛发展基金、划给饲料地、上交利费从优等优惠政策。在奶源管理上进行改革,实行畜牧、工业、生产队三级管理,并实行按乳脂率计价收奶的办法。从80年代后期起,管局确立了以乳品工业为重点的战略思想,相继新建和扩建乳品厂,由1989年的4座发展到12座,为奶牛快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全局实行科技兴牧,大力推广科学养牛技术,为奶牛发展锦上添花。1986年奶牛存栏12201头,1995年达到35398头;鲜奶产量由1986年的2.6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8.5万吨。1997年分局重组完达山乳业集团,制止了1996年后因国际、国内市场影响出现的奶牛业下滑局面,到2000年,全局奶牛存栏回升至29209头。
  鹿随鹿茸的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略有升降。猪、羊、禽、水产放开经营后都有较快的发展。2000年与1986年相比,猪存栏增加1.1万头,羊存栏增加1.2万只、禽增加26.8万只,黄牛存栏增加2100多头。渔业水产品总量达到2239吨,较1986年增加1.2倍。牧业、渔业产值分别达到1.45亿元和966万元,分别较1986年增加9倍和4.7倍。
  15年中,共取得科研成果43项,其中管局级35项,总局级7项,“花鹿杂交优势的利用”获1993年国家科技三等奖,还推广了14项新技术。这些成果,促进了饲养管理、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和草原建设。
  为鼓励调动各级各类人民发展畜牧生产的积极性,从1998年开始,分局每年对畜牧水产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1999年,通过基层推荐,畜牧渔业处百分考核,最后分局综合审定,对获得畜牧“十大状元”称号的个人:场长隋凤富、书记赵克强、畜牧副场长张显明、畜牧科科长陈华、技术员李山平、兽医王龙祥、育种员周广华、配种员王长清、收奶员刘兵、奶牛户李英,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奖励。
  全局共有畜牧服务站点245个,在岗技术人员4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7人、中级职称的99人、初级职称的317人,其它37人。
  机构沿革
  1984年管局成立畜牧渔业处,副处长刘连忠(负责畜牧)、副处长李国生(负责渔业)。
  1991年1月李国生任处长,田卫东任副处长。
  1996年11月刘玉祥任副处长,负责全面工作。
  1997年12月尚崇华任副处长,负责全面工作。
             历年畜牧渔业产值(不变价)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68                       单位:万元



             畜禽存栏及猪 牛 羊出栏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69



               畜 禽 鱼产量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70



               畜 禽 鱼交售量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70



             各农场畜禽存栏情况统计表
                 (2000年末)
  表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