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九章 风险互助

第一节 概况


垦区的风险互助是引入保险机制,以互助共济形式开办的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行为,其横向是取百家救一家,纵向是丰年积累,欠年补偿,以有效地平抑风险,保护生产力,为垦区经济建设提供社会保障为宗旨。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家庭农场成了承担风险的主体,一家一户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抵御和承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遭受自然灾害时,虽然政府可以根据财政状况给予一定的补贴救助,但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弥补巨额损失,所以,风险互助是垦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垦区的风险互助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1991年引入保险机制,但仅开展农作物雹灾和龙卷风的风险互助。1993年开始开展农作物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的风险互助,互保面积2.69万公顷,占应参加互助的75.9%,互助保额2亿元,收缴互助金967.5万元。1994年全局所有农场都参加了种植业风险互助,互助面积占应互助面积的99.3%,总保额达到26亿元。当年还开展了农机具和奶牛风险互助的试点工作。1995年增办了发动机事故险业务。1997年八五一一农场开办了森林火灾风险互助。1998年开办了以水稻风险互助为轴心的水稻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风险互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垦区成立了鸡西农垦业务部,与分局风险互助办公室合署办公。到1999年,垦区风险互助种类六大险种。(即种植业风险互助、水稻育苗期风险互助、田间作业农机具风险互助、奶牛风险互助、鹿业风险互助、森林防火风险互助)。从1993至1999年,累计承保资产30.4亿元,其中,承保农作物204.3万公顷,农机具9692台件,奶牛23052头。年互保额由1993年的2.03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6.36亿元,增加213.4%。7年累计收缴风险金9798.91万元,年收缴风险金由1999年的976.52万元,上升到1999年的1651.1万元,增加69.1%。累计支付理赔款9929.37万元,总赔付率103.2%。到1999年末,全局风险基金已发展到流动资金647.3万元,固定资产322.5万元。垦区风险互助事业的发展,对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巨大风险,起到平抑作用,对灾后的恢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被誉为“风雨中的一把伞”。
  机构沿革
  1991~1992年,只有单一的农作物雹灾和龙卷风互助业务,管局未设立专门机构,灾情勘察、损失鉴定归总局农业处,理赔核算归总局财务处。
  1993年,根据总局规定,设立牡丹江农场管理局风险互助办公室(简称风险办),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管理属于系统垂直领导和管理。定编3人,王进为副主任。1995年1月王进任主任。
  1997年,根据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发展的需要,风险互助办公室分设业务科、计财科和综合科,王进任主任,于才、张玉琴、李远增分别任上述科室的科长或负责人,人员增加到7人。
  1999年6月,根据总局与省人民保险公司合署办公协议精神,风险互助办公室与省人民保险公司合署办公,分局所辖范围内的财产保险业务全部合署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鸡西分公司农垦业务部,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双方互派干部组建。经理王进,副经理马长志。下设风险科、车辆保险科、财产保险科、计财科、综合科等5个科室,于才、郭润山、王乃光、张玉琴、王士杰分别任科长或负责人。鸡西农垦业务部有管理干部17人,其中农垦干部9人,人保干部8人。
  全局共有14个农场(含总局委托管理的八一农大实验场)设风险办,风险办有独立科室和与农场计财科合署办公两种形式。独立设置的有八五○、八五四、八五八、八五一一、庆丰等5个农场,其余为合署形式。
  为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从1995年至1999年先后派出17名业务骨干,到哈尔滨、长沙的保险干部管理院校学习。
  风险互助是90年代引入的保险机制,十分注意制度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1993年根据总局种植业风险互助试行管理办法,制订了管局风险互助实施细则,并建立了农场兼职代办员制度。1994年建立完善了工作、学习、汇报等21项制度和措施。制订了“五不准,十必须”的廉政制度。1995年率先实行农机具差别互助费率和互助代办制。制定了风险互助展业试行标准和各农场代办机构目标管理办法和业务考核试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1996年完善了业务工作质量试行标准、目标考核与奖励试行办法,并对展业、理赔工作规范及其工作流程和各业务种类各项考核标准作了详细规定。1997年,制定并完善和实施奶牛、森林防火及养鹿风险管理办法和核灾定损方法。1998年制定《水稻综合风险互助管理办法》,开办了水稻的附加险种(即水稻育秧棚风险互助)。1999年对种植业风险互助费率进行调查、统计和测算,使风险互助费率的厘定更趋于合理。完善了《田间作业机械风险互助管理办法》,还完善了专家验机定损、定点维修救治等6项制度。
  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费用审核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