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破产的工业企业

第三节 破产的工业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垦不少企业由于受经济体制、产品、市场、负担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企业效益不断下滑,最终资不抵债,不得不依法申请破产。从1991年至1999年,全局共有13家工业企业依法申请并由法院判决予以破产。13家企业中,生产原材料的(如煤、焦炭、白糖、纸箱、酒瓶等)7家,占破产企业的53.8%。这些企业受市场和用户企业的影响,用户企业的产品滞销压产,使原材料成为买方市场。一方面是货款回宠艰难,另一方面生产原材料的企业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贷款以补充必要的流动资金,以高价赊购他们所需的原材料,加大生产成本,生产出的产品还得赊销给用户企业,进入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解不开的三角债和高负债经营,最终不得不走上破产之路。第二类是机械加工制造和生产低级消费品的企业,产品不能根据市场要求更新换代,增加科技含量,产品缺乏竞争力,最终被淘汰出局。这样的企业共6家,占破产企业的46.2%。
             改革以来破产的工业企业统计表
                 (2000年)
  表3-130



  比较有影响的破产企业:
  一、东海焦化厂
  该厂于1986年8月破土动工,1988年5月建成投产,总投资4990万元。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具有年产冶金焦炭10万吨和入洗原煤50万吨的能力,主产品有焦炭、焦油、精煤、中煤、粗苯、工业萘等。1996年完成了焦炉二期工程,使焦炭年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投产初期东海焦化厂曾取得骄人的辉煌成绩。投产当年盈利105.9万元,第二年盈利947.5万元,第三年盈利806万元。先后两次被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是全省136家骨干企业之一,多次被总局、管局授予“经济效益特级企业”,还被国家授予“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
  1993年国家实施新的财务制度,由拨款改为贷款。该厂由于贷款数额较大,每年所需支付的利息将经营利润吞没。同时焦炭市场逐步滑坡,一是钢铁行业不景气,焦炭需求量减少,二是省内又增加了几家焦炭生产企业,年产能力达到210万吨,远大于全省年100万吨的需求量,外省焦炭还大量涌入,挤占了焦炭市场,使东海焦化厂产品销售不畅,赊购赊销现象严重,资金回宠缓慢,流动资金极度短缺。工厂虽采取多种措施,对内挖掘潜力,对外积极寻找出路,力图摆脱高额负债、资金短缺的困境,但都没有成功。因长期拖欠电费,供电部门经常拉闸,交不上铁路运费,产品发不出去,不得不限产减产。从1993年起利润大幅下降,由盈利变为亏损,1998年亏损2222万元。到1998年10月工厂负债总额2.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7%。沉重的债务负担,连年的巨额亏损,越来越不景气的市场,数千万元的应收款沉滞,极其短缺的贷币资金,严重的资不抵债,已经还债无力,扭亏无望,终使焦化厂于1998年11月10日依法宣告破产。
             东海焦化厂历年生产经营情况表
               (1988~1998年)
  表3-131



  市场环境不好是东海焦化厂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该农场另一家焦化厂———八五一○焦化厂,在与东海焦化处于相同不利的市场环境的情况下,结果却大不一样。八五一○焦化厂从1986~1999年的14年中,累计生产焦炭54.1万吨,年均3.78万吨,年均产值1385.9万元,14年全部盈利,年均盈利307.8万元,年盈利最高404万元。显然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机制、经营管理等多种原因造成贷款额大幅上升应该说是主要原因。1998年银行贷款由建厂初期的4900万元猛增到1.42亿元,当年财务费支出高达2475万元,凭企业自身的经营已根本无力承担。
  二、八五○农场卫星制糖厂
  该厂始建于1972年,1984年农场贷款2500万元进行扩建,由日处理甜菜200吨提高到750吨,于1986年2月投产。当年陆续建成糖蜜酒精车间和颗粒粕车间,使废蜜和甜菜丝得到综合利用。形成了年产优绵白糖1.5万吨、医用酒精1500吨、颗粒粕4000吨生产能力,固定资产达到2420万元。该厂的全面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均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主产品卫星牌优级绵白糖先后获管局、总局、省和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93年曾获中国糖业协会绵白糖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和百吨甜菜耗标煤第二名,获轻工部糖业检测中心中型糖厂绵白糖质量评比第一名。1988~1991年是糖厂历史上经营效益最好的4年,年平均产糖1.33万吨,年平均利润324万元。
  1992年后,由于垦区自然灾害频繁,甜菜减产和全国白糖供大于求糖价下跌的影响,加上糖厂自身机制不活,经营不善等原因,糖厂生产经营滑坡,连年亏损,负债愈来愈重。截至1994年9月累计亏损2017万元,糖厂的总资产43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83万元,流动资产2535万元),负债总计6389万元(含银行贷款5442万元),负债率148%,资不低债无法继续经营。1994年11月24日,经牡丹江农垦法院裁定,宣告糖厂破产还债。
  1995年农场筹资1800万元又将破产后的糖厂买回,并进行了一个生产期的制糖生产。1996年因原料短缺,被迫停产,800余名职工全部下岗。2000年4月,农场以700万元将糖厂大部分资产转让给哈尔滨通胜糖业中心。这是垦区唯一一家破产又买回来,买回后再卖出去的破产企业。
           八五○农场卫星制糖厂历年生产经营情况表
                 (1986~1995年)
  表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