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十四章 电力
第一节 概况
1976~2000年,全局35KV输电线路由256公里增加到320.28公里,10KV及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由1825.92公里增加到2174.33公里,变电所由17座增加到18座,总容量由4.6万千伏安增加到5.08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由920台总容量9.8万千伏安增加到1024台总容量12.4万千伏安。全局有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的虎林电厂,还有4座自备电站。15年来总计发电量23.93亿度,年均发电量1.6亿度。
电力系统的从业人员由1987年的1300人增加到2000年的150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由3人增加到8人,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由15人增加到45人,初级职称由80人增加到240人。
1982~1987年,全管局的电力行业管理,各场有通电科(有的称电联网)受管局工交电力处领导,管局电管站设在虎林电厂。工交电力处与电管站主要业务工作是统计各场供、用电情况,电力事故处理,会同鸡西电业局抓春、秋两季电力安全大检查,搞好电力网的安全运行,保证各场生产、生活用电,负责全管局的“三电”(计划、节约、安全)管理。
1987年,管局工交电力处体制改革,成立牡丹江农垦电业局,与虎林电厂合署办公,负责整个管局所辖各场的电业管理和人员技术培训工作。
1991年,牡丹江农垦电业局与虎林电厂分开,同时成立牡丹江农垦电业管理局。之后,又以电业管理局为主体成立了牡丹江农垦电业公司。由于电业公司政企合一,经营不利,造成严重亏损。1994年下半年,根据牡垦局发[1994]8号《关于工业公司等部门企业单位建制调整的通知》的规定,电管局与电业公司分开,电管局列为预算外事业单位,专门负责全局电力系统的行业管理。经费来源从电厂提取的管理费中解决。
1997年,牡丹江农垦电业管理局向省政府申请成立集团。同年九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完达山电力集团,从而保住了牡丹江分局的供电营业区。
牡丹江农垦电业局(1987~1991)、牡丹江农垦电业管理局(1991~)领导人变更情况:
金洁葆(局 长)1987~1991
张贵满(副局长)1987~1991.12
宋祥义(局 长)1992.8~1997.4
郭志斌(局 长)1997.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