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十六章 粮食

第一节 概况


随着全国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粮食的政策做了一系列调整。1986年恢复了粮食定购,实行购销双轨制。1987~1988年实行粮食合同定购与化肥、柴油、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1988~1989年国家收粮以低价定购销售为主,其余可在市场上自由销售。1990年再次出现“卖粮难”问题,国家建立专项储备粮制度,收购余粮,保证粮价稳定。1992年实现购销同价。1993年全国取消粮票,取消定量供用,粮食经营放开,粮食流通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1994年国务院建立粮食风险基金。1995年全国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部门实行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两条线运行。1996年提高粮食定购价。1997年实行“四分开一并轨”即(政企分开、国家储备和商业性经营分开、中央和地方责任分开、老账新账分开,粮食定购价和市场价并轨)。1998年实行“四分开一完善”(即将上半年并轨换为完善粮食的价格机制)。1999~2000年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不适合市场的粮食品种逐步退出保护价敞开收购范围,春小麦退出,水稻、玉米的定购价和保护价并轨,定购大豆鼓励自销。
  按照国家粮食工作改革思路,全局粮食系统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机构沿革情况:
  一、粮食机构
  (一)粮食局
  1987年,牡丹江农管局粮食处经总局编委批准改为粮食局,编制4人,处级职数1人。1992年10月经管局编委批准,粮食局与粮油公司合并为粮油饲料(集团)公司,实行行政机构与企业合为一体。1996年更名为粮食总公司。1999年按国务院政企分开的要求,粮食局与总公司分开,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编制5人,处级职数2人。历任处(局)长有杨昌道、王富信、葛志勇、肖桂喜、赵焕忠(副职)。
  (二)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粮油市场管理办公室、粮食稽查队
  1989年,经总局批准设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粮油批发市场、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粮油市场管理办公室、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粮食稽查中队。事业编制,13人(1997年事业单位登记核编为6人),1999年按国务院政企分开的要求,重新定编为5人。录属于粮食局领导。市场办主任由葛志勇兼任,葛志勇退休后由肖桂喜兼任,杨玉昌为副主任。
  (三)粮食总公司
  1992年10月,经管局编委批准,粮食局与粮油公司合并为粮油饲料(集团)公司,政企合一,隶属于管局、农垦牡丹江联合企业总公司领导,董事长为局长王文彬,总经理葛志勇。1996年11月更名为粮食总公司。1999年粮食局、粮油市场办分出,粮食总公司成为企业,按国家正处级企业单位管理。2000年7月转为股份制。历任总经理的还有杨中和、邴建国。
  (四)兴达粮油公司、驻秦皇岛办事处
  1992年,经秦皇岛市政府和管局批准组建,兴达粮油公司编制13人,为国有企业。驻秦办事处编制7人,为事业单位。1999年按国务院政企分开要求,撤销了驻秦皇岛办事处,兴达粮油公司为企业实体,隶属粮食总公司领导,2000年转为民营企业。
  (五)粮油公司
  组建于1987年7月,副处级全民企业,定编20人。1991年归属粮食局领导,
  1992年总公司成立后,财务决算报总公司汇总,2000年转为民营企业。
  (六)饲料厂、饲料公司
  饲料厂组建于1985年,隶属粮食处领导,1991年后划归粮油公司领导。饲料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与饲料厂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00年转为民营。
  其它粮食机构还有局粮油供应部、北大营粮店、裴德粮店和西岗粮店,他们均于2000年转为民营。
  二、粮食机构领导更迭
  (一)管局(分局)历任分管粮食工作的副局长
  柏 桦(1976~1979年)
  刘凤庭(1980~1984年)
  何秉仙(1985~1991年)
  侯世兴(1992年1月~1992年6月)
  贾强国(1992年7月~1999年9月)
  金奎祥(1999年9月~)
  (二)粮食局(处)历任局(处)长
  杨昌道(1980年~1984年3月)
  王富信(1984年4月~1988年12月)
  葛志勇(1988年12月~1999年7月)
  肖桂喜(1999年7月~)
  赵焕忠(副局长)(199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