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专项审计
第四节 专项审计
15年来,全局开展了多项专项审计。
一、摸家底审计
1999年3月,根据总局摸家底审计调查方案的要求,审计处组织了对分局所属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处严把摸家底审计质量关,真实地、毫不隐瞒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并将审计结果汇总,撰写出摸家底审计调查综合报告。报告中揭示了企业因各种因素形成的潜亏;用实际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指出企业在经营管理、经营决策上存在的问题;对经营管理好、违纪问题少、潜亏数额小的企业给予肯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和加强管理的建议。局长王德胜在综合调查报告上批示:“请审计处就存在的问题同农场直接沟通,特别是同场长一把手讨论清楚一些大的问题”,并指示国有资产管理局、财务处、审计处利用调查资料写出对分局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利用的分析报告,使摸家底审计资料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延伸。分局将摸家底审计综合报告以分局办公室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企业,使企业从横向、纵向的角度分析比较本企业的资本运营情况、经营管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及本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报告也为各级领导了解、掌握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提出了依据,也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资产创造更大价值提供决策依据。综合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账内违纪问题相对减少,现金体外循环问题比较严重和普遍。基层企业及生产队体外循环的现金来源不清,或是账外资产、或是黑地收入、或是队提留不入账。现金支出混乱,手续不健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数生产队的金库中保存大量现金,库存现金与账面金额多数不符。生产队出纳员多数由管理人员担任,这些兼职的出纳人员多数不懂财务知识,更增加了现金管理的难度。
2、个别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不细,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营业成本计算和结转不实。甚至无产成品、在产品的明细账,有的以表代账。有的企业为完成当期利润指标,将成本作为调节器用来调整利润,如宁安的麦芽厂,兴凯湖兴城、兴海米业公司及齿轮厂,成本核算出入较大,影响利润的真实性。电厂结转原料成本不实,使原煤价差滚存453万元形成潜盈。
3、个别单位对账外资产管理不严不细,如对通信类资产不造册登记,不落实保管和使用责任人。尤其是生产队自购自建农机具等资产比较普遍,经济效益好的已将自购自建资产核销,也有暂挂其它应收款逐年摊销的。这部分资产不在账内,出售或转让时易形成账外资金或小金库,是资产潜在流失的表现。
4、投资失误是形成潜亏的因素之一。物资公司潜亏中无法收回的投资达204万元(包括贸易投资125万元,对茂物商股份公司的投资79万元),生资公司也存在因投资形成的潜亏问题。通过审计调查,形成投资损失的主要因素有:(1)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和严格的程序,也缺乏投资损失责任的落实和认定。(2)投资后不能对投资项目进行关注,不注重被投资项目的效益,而是一投了之。(3)不考虑被投资人或合资人的资信、信誉程度和按时支付投资收益的可能性。(4)存在盲目拍脑门的投资行为。
5、应收款项清收不及时或清收力度不够是形成潜亏因素之二。由于清收不及时、清收力度不够,使新账变陈账,陈账变死账。调查审计出的潜亏中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占27.9%。无法收回的款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1)费用不列决,而在其他应收款中挂账。
(2)应收承包利、费因种种原因未收回形成挂账。
(3)业务与财务脱节,业务经办人不及时报账形成往来单位对不上账。
(4)不能及时了解欠款一方的资信程度和偿还能力,当欠款一方频临倒闭、难以维系时,企业仍无察觉。
(5)上当受骗形成损失挂账。
6、潜亏及不良资产中,绝大部分是流动资产。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占63.1%。潜亏及不良资产中,流动资产占97.7%。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审计调查后给予肯定的事项
1、多数农场领导及财会部门对摸家底自查非常重视,布置细,要求严,资料齐全,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资产负债状况。
2、应收家庭农场款管理较好的农场是八五八农场,该场将统营大组承包时期的应收家庭农场款逐笔落实到户,并按规定对未收回应收家庭农场款,用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账户作为备抵账户,而不是将其列入待处理财产损失户而一列了之。对确实很难收回的款项,通过采用折让回收的政策,鼓励农户积极还款,以减少损失。
3、连珠山水泥厂积极消化潜亏,在近两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1997年核销了188.2万元,1998年核销50.9万元。使年末账面资产负债率为63.1%,调整了企业的实际资产负债结构。
4、海林农场经营管理好,违纪问题少,不良资产数额小,没有潜亏,资产负债率低,盈利能力高。该场共有耕地10.6万亩,没有弃耕地。1998年农场资产总额7470万元,负债总额4423万元,其中长短期借款只有845万元,所有者权益2984万元,资产负债率59.7%,农场货币资金605万元,应收账款仅为220万元。年末没有应收家庭农场款,待处理财产损失只有4万元。从偿债能力分析,其营运资本1445万元;流动比率135.3%;货币资金比率14.9%;已获利息倍数3.6倍。从盈利能力分析,该场资产报酬率4.9倍,是全分局农场之冠。资本金利润率28.4%,亩均利润38.29元。局长王德胜评价该场为“管理比较严格”的企业,并批准审计部门提出的“该场的管理经验应在全局推广”的建议。
审计认为,摸清企业资产底数是掌握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基础,而如何管理、使用、利用现有的资源、资产,使其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摸清家底的最终目的。为此,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处提出了关于对账外资产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不良资产的管理、对现有流动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和努力降低负债率,不断提高资本营运意识等五方面的建议。
二、对八五一○农场焦化厂八五○农场卫星糖厂的专项审计
1997年3月,按照局领导的指示审计处对八五一○农场东海焦化厂经济状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人员对焦化厂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如实、准确地反映了焦化厂的历史遗留问题及企业现状。之后,审计处又参加了分局组织的对八五一○农场经济状况调查,在审计中采取了打破常规的审计办法,在不脱离会计账目的情况下,采取实地盘点,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找知情人了解情况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还查阅了农场1988年以来的项目计划、领导决策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查阅了内控制度等资料和文件。并根据调查需要,设计出17种调查表。调查数据表明,该厂资产负债率高达178.5%,银行贷款14532万元,其中逾期货款占73.5%,每年财务费用高达2400多万元,累计亏损8902万元。经分析诊断,就该厂当时的经济状况,即使满负荷生产、百分之百回款且按同行业高利润率水平经营,每年仍将亏损1000万元以上,已严重影响了农场、分局乃至总局和经济发展。在审计等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终于1998年11月10日依法宣告破产。
1997年,八五○农场经济上出现严重的危困局面,职工上访告状不断,并发生了糖厂职工几十人上铁路静坐事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按照局领导的指示,审计处参加了分局组织的对八五○农场经济、财务等状况的调查组。审计处主要对八五○农场卫星糖厂破产后生产、经营状况、债权债务、经济效益、主要设备完好状态、破产后重新生产等方面进行实地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场的改革、服务不到位,没有建立新经营机制,致使卫星糖厂1995年亏损861万元,1996年亏损1000万元;农场的潜亏和财务包袱沉重,截止1997年10月末该场潜亏及财务包袱高达9800多万元。银行借款增加,财务费用加大,影响农场利润增长。长期欠发职工工资造成不稳定因素。
上述专项审计调查均写出调查报告,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此外,还对八五一一农场马赛克厂、八五一○永安批发站等5个企业进行了破产前的审计工作,破产共甩掉债务7300多万元。
三、对驻外机构的审计监督
1996年及1997年,两次对珲春办事处(公司)进行审计,查出违纪资金115.7万元。审计中发现该办事处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为了隐瞒公司亏损的真象,采取编制假的经营收入及经营费用等办法欺骗上级主管部门,他们利用增加应收账款的办法,将1993年至1994年亏损的32.5万元隐瞒下来。二是应收账款清欠力度不够,至1991年4月末,应收账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130万元。三是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失真,财务部门失去了对企业法人的约束能力。该单位领导为了摆脱财务的监督,在原有财务核算机构外,又私自设立了一个财务核算机构,致使经营业务全部在账外核算,由于聘用的人不懂财务核算,给审计工作也带来很大困难。根据上述问题,审计处提出建议:1、抓住同北朝鲜易货贸易的机遇,扩大对外贸易;2、建立健全风险机制,对其实行委托经营,采取“高抵押、重奖罚、先定标、后定人”的用人机制,把风险落实到每人头上;3、积极清理应收账款,把清欠责任落实到人,减少损失;4、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杜绝经营收支在账外核算,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撤销私设的会计机构;5、建立商品出入库制度,防止商品流失、浪费;6、建立约束机制,提高执法意识。审计后,分局派专题调查组,到珲春办事处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
四、参与重点热点工作开展专题审计
2000年,审计处派员先后6次参加分局调查组及总局、分局联合调查组,对迎春机械总厂及其东营分厂、大厂分厂破产后欠发职工工资问题、房改问题及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审计调查。3月在东营分厂发现,该厂多提1997年委托经营风险收入32万元,被分局调查组从兑现的欠发工资中扣除。9月对总厂群众举报的问题调查时发现,安装公司1997~1999年会计资料流失在个人手中,经过核实并找全了会计资料,移交给总厂破产清算组。
五、基本建设审计
分局内部审计多年来开展基本建设开工前审计,审计基本建设工程是否有计划,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合法。促进了分局基本建设的进一步规范。
六、专案审计
经济违纪违法问题,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问题,大多需要通过财务收支审计监督反映出来。十几年来,通过审计查出违纪资金5.52亿元,罚没款5600多万元,处理人数478人,金额113.9万元,万元案件13起,移送处理52人。如1994年查处迎春机械厂安装公司经理赵某私分公款10多万元案件、1995年海林农场乳品厂厂长贪污挪用公款案件、1998年云山农场汽车队陈某贪污公款案、1999年完达山食品厂财总陈某挪用公款案件等。
七、内控制度审计
兴凯湖农场造纸厂是工业骨干企业,1998年初,分局审计处对该厂进行任期目标审计时,发现该厂财务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完善,违纪问题较多。9月,审计处对造纸厂进行了后续审计,发现该厂没有真正整改,年初审计提出的财务整改意见没有引起重视。后续审计报告再次指出该厂存在的问题,又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13条,并作出对该厂再进行后续审计的决定。后续审计报告呈到分局后,协管审计工作的纪委书记、分管工业的副局长,分别作出批示,指出:“兴凯湖造纸厂财务管理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次是后续审计,年初审计提出很多、很好的整改意见,该厂没有引起重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如果管理上不去,迟早会走下坡路的”。并严肃责成工厂领导,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局长王德胜亲自给造纸厂厂长打电话,过问审计意见的情况,并对该厂管理意识、内控制度松弛问题给予批评。这次审计引起了造纸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落实整改措施,他们设计各类核算单据及原始凭证23张,完善了内控制度。11月下旬,该厂厂长到审计处提交整改落实报告,并请审计人员到该厂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内控审计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内涵,使被审计单位由被动接受审计,被动进行整改,变为主动提出审计,自我完善制度。也进一步体现了监督、促进、服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