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理论学习

第三节 理论学习


全局干部理论学习,是在局党委的统一要求下有计划的进行,具体工作的指导由局党委宣传部负责。分局(管局)和各农场宣传部均有负责干部理论学习的分管部长和理论干事。局党委和各农场党委、领导干部的学习纳入“中心理论学习组”。管局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由局党委委员和局领导干部组成,农场和处级单位党委中心理论组分别由农场和处级单位党委委员和场领导、单位领导干部组成。局、场(处级单位)中心理论组的学习年初都有计划,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课时、中心发言人、学习笔记、学习小结等。为了保证理论学习有条不紊坚持下去,局、场党委中心学习组还订有学习制度和日程表。对一般干部的理论学习都根据上级总体要求结合形势发展由局党委宣传部统一部署。
  1986年在学习中央有关整党文件同时,在全局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教育。按要求各单位组织正股级以上干部,大专文化以下的干部、年龄在50岁以下的在职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再教育,系统学习辅导了《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副科级以上干部重点学习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若干问题》以及干部哲学丛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读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学习对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解答》等辅导书籍。全局各单位学习并参加了由牡丹江市委讲师团命题的统一考试。
  1987年理论教育内容一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理论上搞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理论。二是商品经济理论教育,加深对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的理解。
  1988年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局在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同时,根据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生产力标准讨论的决定》,管局制定下发了文件,对在全局开展生产力标准讨论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八五一○农场领导带头学文件,反思查找问题,主要破除一“左”二“旧”的僵化模式、小农经济意识,树立不怕担风险,不怕受责难,不怕担姓“资”之嫌的精神,增强了改革意识和商品意识。他们做出了一些重大改革举措:一是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二是发展扶贫生产项目;三是把风险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入企业,进一步办好场办企业;四是用生产力标准用人选人。八五○农场党委开展全场生产力标准讨论,举办了由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和宣讲员共120人参加的“生产力标准学习班”,党委领导和宣传部人员担任教员讲课,并组织考试。八五四、八五七、庆丰、宁安等农场也相继举办了多起“大讨论”的骨干学习班。兴凯湖农场党委宣传部收集了21种报纸和16种理论书刊,为基层编写了5400字的宣传材料,在场广播站和电视差转台举办《生产力标准知识问答》讲座并放映专题录像片。为使“大讨论”更深入、收到更好的效果,局党委宣传部还编印了13期《情况交流》。
  1989年上半年场(处)级以上干部主要学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和实用商品经济知识,科级以下干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简明读本》。下半年各单位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文件。
  1990年全局广大干部在局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热潮。管局党委宣传部为全局副处级以上干部每人印制了“学习档案”,定期检查。订购教材和辅导材料1.2万余册,举办辅导员培训班50期,召开哲学研讨会和交流会4次,订购翻录了《社会主义纲要》辅导录像带15套90盘下发各农场。向总局推荐了八五四农场和八五七农场学哲学典型经验。还抓了三项制度即干部自学制度、中心理论组集体研讨制度和学习检查制度的落实。
  1991年理论学习抓了四个方面。(一)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八中全会《建议》和《决定》,从十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二)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两大讨论,通过讨论,解决了如何稳定、更上一层楼和如何走出困境问题;如何运用经济杠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问题;法纪部门如何用法、执法、为改革保驾护航的问题。(三)抓《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纲要》的后期学习。在学习结束前,还完成了全省组织的“两个纲要”的统一考试任务。全局9750名在职干部参加了答题考试。应考的副处级以上干部250人,占应考人数的98%,科以下干部9459人,占应考人数的99%,副处级以上干部考试平均分数82.74分,科级以下干部考试平均分数86.4分。(四)下半年理论学习集中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经过学习讨论,全局上下形成共识,局党委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1992年“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1992年主要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在学习中,管局先整理出理论观点23条,以牡垦办发[1992]16号文件要求全局各单位组织传达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迅速在全局掀起解放思想换脑子的高潮,并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提出了“十破十立”的总思路和总目标。还开展理论教育工作的两个调研。从8月到10月,全局分别在系统内、系统外进行。系统内围绕“理论工作如何富有成效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展开,几个月内共收到论文40余篇,其中20篇获管局科协优秀论文。系统外,组织参加了总局沿边外向型经济理论调研工作。共上报论文12篇,其中1篇获总局调研一等奖,2篇获优秀奖。
  1993年全局在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以市场经济理论为重点的理论教育,干部们在宣传党的十四大精神,通读十四大报告、新修改的党章和4个决议的基础上,开展了市场经济理论、股份制经济知识教育。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同机关干部一起进行了4次大课辅导,在局、场两级党委中心理论组的带动下,利用培训、研讨、知识竞赛等方式学习,全局干部、党员市场经济、股份制知识得到了较好地普及。通过“解放思想、换脑子”活动,全局在理论学习中联系实际,从10个方面解放思想换脑子。全局上下以场、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边学习、边联系实际换脑子,边查摆问题,边制定工作方案。管局党委中心组在学习讨论中,积极揭摆问题,提出了“一进、二调、三转、四抚、五突破”的发展经济指导思想,出台了三项制度改革,股份制试点,住房改革等一系列方案。
  1994年理论学习主要是学《邓小平文选》三卷。全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及各党支部人手一套《邓小平文选》三卷。学习中,进行了两次抽查和1次验收。
  1995年全局干部在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基本教材,突出重点,抓了场(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按照理论中心组学习规划,集中培训50多名副处级干部,各中心组采取自学辅导、研讨等不同方法分专题学习,并先后5次集中交流。对基层干部的学习,局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农垦基层干部必读》一书,对全局新任的120名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各单位还以《邓小平文选》三卷和《纲要》为教材,自己办理论培训班30余期,培训500余人次。
  1996年场(处)级单位中心组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讲政治》、《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促进场(处)级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而打开经济发展的总开关。
  1997年全局实施,“换脑工程”。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了5次,各农场(厂)处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全年累计集中学习平均达7.5次。均接近总局党委要求的最高点。党的十五大后,全局理论学习再掀高潮,场(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平均学习3.5次,普通干部党员的学习2.8次。局场两级中心组成员撰写理论文章或体会人均1.8篇。为使学习扎实、有效,局党委宣传部还组织举办了为期9天的由110人参加的副处级干部和理论骨干参加的“十五大精神理论培训班”,各农场处级单位也按局党委要求举办了科、队级干部培训班,受训人数6350多人。
  1998年理论学习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在全局掀起学习十五大文件和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局党委做到了“七抓”:一抓制度。开展了以自学、集中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场(处)级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截止当年11月底,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达7次,场处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平均集中学习达6.8次,场(处)级中心组成员常年坚持每周自学4小时以上的达96%。二抓重点。为了突出学习重点,年初制定了“局党委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安排”,并以文件下发场(处)级党委参照执行。为指导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还制定下发《关于印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方案〉的通知》。三抓培训。1998年先后组织副场级干部和理论骨干培训班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班,培训副场级干部150人,还组织13名理论骨干参加农业部农垦企业所有制改革培训班。各农场、局直各单位全年共举办各类理论学习班120余期,参加学习4800多人次。四抓宣传。全局开展了十五大精神和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宣传,各场(处)级单位普遍在有线电视台开辟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在广播站开设学习动态栏目,在宣传橱窗、黑板报开辟学习园地,把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使理论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五抓研讨。在理论学习中,开展了理论研讨活动。全局有412篇论文获场(处)级以上奖励,其中有15篇论文获总局奖励,有133篇论文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局党委“围绕经济学理论,学好理论促发展”的经验材料还被总局推荐上报省委宣传部,在全省推广。六抓检查。为了强化理论学习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局党委抽调15名干部组成5个检查组,于年底前对全局各农场、处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还下发了《关于处、场级党委中心组1998年学习情况的通报》。七抓实效。在组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十五大精神、三中全会《决定》和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注重把能否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作为衡量理论学习好和差的主要依据,使全局广大干部特别是场、处级领导干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全局广大干部,特别是场、处级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破除了10个旧观念,牢固地树立起“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资本经营”、“依靠科技,集约发展”、“多元发展”、“开放式联合发展”、“按效益、效率、生产要素分配”、“到市场中争生存,求发展”、“敢闯、敢冒风险求大发展”、“资本经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平等竞争、唯才是用”等10个新观念。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局、场处两级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购买了四中全会《决定》和辅导书等2000余册,全局有25名局、场处级领导干部撰写了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被收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习探索创新》一书中。在学习研讨中,各级干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促进改革,加快发展作为理论学习和研究的重点,解决了局、场处级单位跨世纪发展的思路和战略问题。时任牡丹江农垦分局局长王德胜经过研究,提出了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新思路、新战略重点,并撰写了题为《浅议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途径》的论文,先后在《农垦日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日报》上发表。王德胜还组织召开“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研讨会,并在会上做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农场的报告,提出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10条途径。根据局长的报告,局党委下发文件,安排全局场处级单位党委和局机关学习研讨,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
  2000年全局理论学习在第一季度按照中央、省委和总局党委统一部署,在局领导和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内容的“三讲”教育。为巩固扩大“三讲”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地推进局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局党委制定印发《关于印发〈分局党委中心组2000年2~4季度理论学习安排〉的通知》文件。同时要求各农场、局直处级单位党委中心组,制定出理论学习计划。局、场处级单位中心组主要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文件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着重安排学习中央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