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接待工作
第二节 接待工作
1986年以来,全局台胞台属、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通过各种渠道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国外亲友进行联系,通信通汇的越来越多。由于与海外亲友联系增多,直接往来也相应增多,统战接待工作成了统战部门的一项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十多年来垦区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尼、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家的侨胞,更多的是接待台胞和港澳同胞。接待中,局、场统战部都很重视,安排车接车送,组织座谈、领导接见、看望、慰问、参观、游览等活动,被接待的侨胞、台胞和港澳同胞都很满意。1986年侨居俄罗斯的侨胞刘淑香到八五四农场探望胞妹刘淑琴及亲属,农场宣传部领导和有关干部专门到刘淑琴家去看望其姐刘淑香。1987年11月台胞赫少三要到八五五农场看望其胞妹赫茨萍,局党委宣传部和农场提前为赫茨萍家铺路,粉刷房屋,安排帮厨,局党委宣传部在宾馆安排午餐和休息房间,去八五五农场时,局宣传部负责统战工作的副部长卜成祥带领统战干事陪同前往,农场领导党委书记、副场长先后看望赫先生,安排为其母亲扫墓。离场时农场还赠送农场特产,局和场分别派车送到鸡西并买好卧铺票送上车。赫少三是原国民党空军少将、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行政协会常务理事,是到日本讲学、取道来垦区探亲的,对局、场热情接待、祖国和亲属家里巨大变化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是祖国对他不计前嫌,安排他和失散40年的妹妹团聚,非常感动,表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做些贡献。1988年八五○农场十五队职工孙立国其父孙少亭从台湾来场看望儿子,受到农场党委领导、统战干部和生产队干部职工热情接待。场党委副书记李华森陪同孙先生到十五队儿子家,陪同到生产队、场部参观,安排车离场,孙老先生十分感动,当时提出要求在农场定居。农场根据本人在台孤身一人,年老无人照顾,其子孙立国愿意且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赡养的责任,情况属实,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农场同意来场定居,并上报审批。1990年7月旅居台湾的马如龙偕同夫人(台湾生人)及女婿胡力生(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之侄)、女儿马丽华、外孙胡伟业、胡伟杰一家人在中旅社人员陪同下一行7人到八五七农场十四队探亲,管局宣传部部长李乃文和负责统战工作的副部长卜成祥、农场党委书记张洪学、场长王俊书、党委副书记陈子俊、副场长焦绍正、农场宣传部部长杨兴国等15人参加接待,农场还为其举行欢迎仪式,组织胡力生一行观看反映农场建设成就的录像片,参观农场乳品厂、供电局等单位,离场时,农场还赠送了礼品。1989年6月台胞崔孝武突然从虎林下车坐大客车到达庆丰农场要到十九队探望侄子崔天财一家,农场领导得知消息后,责成农场统战部门和十九队领导搞好接待,并将农场新买回高档次的日产“三菱”车用于接待,统战干部专门陪同游览虎头旅游名胜地,农场党委书记李万凤、场长侯世兴亲自主持座谈会欢迎崔先生,并陪同就餐。使台胞崔先生很受感动。1991年云山农场台属刘荣的哥哥从台湾来探亲,因双腿有残疾,活动很不方便,农场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使这位刘先生非常感动,临返回前,惠赠农场一面“情盛骨肉”的锦旗,表达对农场人民一片感激的赤诚之心。
据统计,十多年来,八五○农场接待8次22人,八五四农场接待10次15人,八五五农场接待11次15人,八五七农场接待9次18人,云山农场接待9次19人,海林农场接待5次6人,其它农场和局直单位都不同情况有统战接待任务。全局接待多的一年是1991年,共接待来探亲、旅游、观光的“三胞”23批41人次。由于局场的共同努力,每一次接待工作都做得圆满,达到了“三满意”:来探亲、考察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满意,在垦区的亲属满意,接待单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