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主管理
第三节 民主管理
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农场一般每年年底或年初都要召开由职工选举的职工代表到场部参加职工代表大会,特殊情况有一年二次的。职代会主要内容:一是行政主管领导做工作报告,代表们进行审议,二是职工群众的提案征集、解答和落实,三是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四是民主评议领导干部。职工代表大会后,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工会不定期通知召开主席团会议,研究主席团或职工代表检查工作的问题,或听取行政领导重大工作、阶段性工作汇报等。
基层生产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职工大会的形式,由队长汇报工作。讨论决定队里重大问题。
1987年,垦区工会把企业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重点,以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为主线,以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民主对话为突破口,基本上形成了场、队、班组三级民主管理网络。管局工会在兴凯湖农场抓了贯彻《条例》的试点,推广了湖西砖瓦厂班组民主管理例会制度的做法,促进全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八五○农场从抓培训职工代表入手向代表交清农场家底,增强代表的当家意识。八五七农场实行职代会主席团常任制,负责日常民主管理工作并长年设立“职工民主监督箱”、“合理化建议箱”,广开民主管理渠道。八五一○农场首创“职工代表值班制度”,形成一套职工———职工代表———厂长———工会———职工的完整的民主管理程序和体系,受到了上级工会和新闻界的高度重视,使垦区的民主管理工作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发展。
1988年以完善家庭农场为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推行场长负责制为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交叉进行,局、场两级工会抓住了三个环节:一是组织上参与研究制定各项改革措施;二是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农场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全面推行双保合同。工会组织动员职工实现场长任期目标积极工作,场长保证不侵犯职工利益,并逐年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各单位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专题的民主对话活动。
1989年,垦区工会制定了七项民主管理制度,即:《关于对领导进行定性、定量民主评议的实施细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期间党、政、工职责范围》、《民主对话实施办法》、《关于在工业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值班的条例》、《关于组织职工代表分赴工、农业单位检查的实施方案》、《征集职工代表参政卡和设置群众监督箱、合理化建议箱的实施办法》、《关于在农业生产队实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的若干规定》,并以局党委[1990]5号文件转发队级工会共1000册。在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中,坚持三个结合:搞好民主监督与推进廉政建设相结合;坚持职代会与日常民主管理相结合;民主参与与维护职工利益相结合。一年内,场工会纠正27起损害职工权益事件,维护了100多名职工的合法权益。
1990年,垦区工会的场、队、班组三级民主管理已成网络。场级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队级实行民主大会制、班组实行民主管理例会制,三级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5月,省农垦工会组织民主管理大检查,兴凯湖农场、八五七农场被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1991年,垦区工会在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强化民主管理工作要做到八个坚持:一要坚持党政工齐抓共管制度、二要坚持民主管理一票否决权制度。凡不依法按时召开职代会的单位,坚持取消党政工领导评选先进、奖励晋级的资格;三要坚持工会与同级行政联席会议制度;四要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五要坚持“两会一体”和工会与行政签订双保合同制度,做到目标共订、任务共担、责任共负、利益共享;六要坚持日常民主管理制度;七要坚持职工代表进行培训制度,提高职工代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八要坚持对职代会决议的落实、检查、监督制度。5月份,垦区工会组成4个组,对22个场、处级单位进行民主管理大检查。深入到35个科队级单位,召开50个座谈会,民主测评631人。6月份,表彰了八五四农场等5个单位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韩在辰等6名党委书记为优秀党委书记,董福德等12人为优秀职工代表。
1993年,中共十四大和八届人大闭幕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场职代会的内涵也有了很大变化。会上把加大改革力度、夯实工农业基础、全方位向市场过渡作为中心议题,审议机构改革方案、住房改革方案、承包方案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办法和措施、权利下放到生产队、向两自理转变直接进入市场的重大方案。职工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通过职代会和职工民主大会的形式得到切实保障。
为了确保职代会的权威性和职工对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垦区工会要求把提案作为民主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一是广泛收集、整理提案;二是召开会议,讨论提案、解答提案;三是会后由检查小组逐个检查提案落实情况;四是向广大职工反馈落实结果。
1994年6月,总局工会组织全局民主管理工作大检查,抽查了八五四农场、兴凯湖农场,分别以99分和98分的好成绩受到总局检查组的好评。
同年,垦区工会为贯彻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全总十二大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两个维护,突出民主管理工作重点,在全局开展了《双爱双促》活动,并以牡垦办发[1994]12号文件下发全局。《双爱双促》的内容是:企业领导爱职工,促进职工爱企业,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职工爱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活力。通过双爱双促活动,摸清职工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担心什么、期盼什么,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1996年6月,垦区工会对双爱双促活动进行了总结表彰,授予八五七农场等10个单位为“双爱双促先进单位”,授予虎林电厂李道鸣等9人为“贴心厂长(经理)”,授予张玉坤等两个书记为“贴心书记”,授予申玉洙等6人为“爱厂标兵”。八五一一农场工会、物资局工会为“双爱双促”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1995年初,在垦区推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适应需要,垦区工会起草了《关于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对在各种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中,完善、强化民主管理工作都作了具体规定,此通知以局党委牡垦文[1995]10号文件在全局下发。1995、1996两年的民主管理工作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重点,1995年5月,垦区工会举办了一期《劳动法》骨干学习班,各农场、局直各单位工会干部48人参加学习。全局共举办《劳动法》学习班72期,举办《劳动法知识竞赛》12场,电视讨论4次。1996年初,垦区工会下发集体合同范本,各基层单位都以此为样本,制定各自的集体合同,同年6月,又制定两个文件《关于在全局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意见》、《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落实劳动法的意见》,都以党办文件转发,使两项制度在全局迅速建立,到1996年末,23个场处级企业单位有196个签订了集体合同,建立了平等协商制度,到1997年年底,所有企业单位全部建立了两项制度。与此同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全局所有企业中建立,分局成立了劳动仲裁委员会,垦区工会副主席詹景萍是仲裁委员会成员,场处级工会主席都是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
1997年5月,牡丹江垦区工会起草《关于在全局加强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意见》、《关于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实施办法》都以局党办牡垦办发[1997]13号文件发往全局各单位,使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更加普及、更加深入开展。在职代会评议场处级领导干部的同时,还测评了科级干部;企业业务招待费由职代会审议在全局推广,形成了制度。垦区工会坚持没有这两项内容的职代会坚决不予审批。同年,民主选举领导干部工作在牡丹江垦区推广,各级工会主动牵头,与组织部通力合作,民主选举生产队长面达50%,共选举174个生产队长,职代会民主选举权得到落实。
1998年1月,省农垦工会召开基层工作会议,牡丹江垦区工会《我们是怎样抓“两项”落实的》经验在大会上重点发言,着重介绍了工会抓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落实的做法和体会。
1999年,垦区工会提出了“1999年为民主管理活动年”,并制定了方案,以牡垦工[1999]2号文件下发。各场、处级单位在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
4月初,对13个农场和两个局直单位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主管理工作调查活动,共走访科队级单位228个,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56次,找各类人员谈话682人次。通过调查,摸清了民主管理的基本状况,找出了民主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问题,制定了民主管理工作的8个实施细则、1个章程、1个办法。这8个实施细则是《职工代表(民主)大会实施细则》、《行政领导接待日制度实施细则》、《办事公开化制度实施细则》、《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值班制实施细则》、《职工代表巡回检查实施细则》、《民主选举生产队长实施细则》、《职工代表(民主)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实施细则》、《平等协商实施细则》;一个章程是《科队级民主议事会章程》;一个办法是《职工代表联谊会办法》。
5月7日,在八五四农场召开垦区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交流了八五四农场《扩大民主管理渠道,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9份经验,从8个方面反映了垦区几年来民主管理的优秀成果。
10月份,召开了一次职工代表座谈会,在全局各单位选出26名职工代表,就全垦区一些重大问题与分局领导进行广泛的座谈,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得到局领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