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治安垦区的治安工作是户政管理与治安管理合一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十几年来,治安工作始终坚持了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为重点,带动整体治安工作的方针,基层基础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整到初具标准化、制度化、现代化工作模式的过程。
1988年,省公安厅制发了关于基层派出所建设晋级达标的文件,治安工作抓住了这个契机,在其后的6年时间,重点加强了28个基层公安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完成了所有派出所的硬件建设。派出所全部实现了“四有”:有办公室、有会议室、有值班室、有一图一表(辖区平面图、辖区治安防范工作情况一览表),有9个派出所还配备了摩托车,为派出所下基层工作提供了便利。二、强化了包片民警的基本功训练。全局有89名包片民警对一般人口的熟悉率达到了70%以上,对重点人口的熟悉掌握率达到100%,占到包片民警总数的80%以上。三、加强了全局治安基础档案的建设。1988年,建局以来第一次统一并规范了全局重点人口、治安耳目、帮教对象等14种治安业务档案,到1993年,全局共建立治安业务档案18600余份。四、具体抓了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第一是针对当时“三库”被盗案件突出的特点,从1989年起,在全局大力推广八五一一公安分局研制库房门锁防撬罩,第二是针对当时户外变压器屡屡被盗的问题,1993年治安科与技术科在全局共同推行了变压器防盗锁,到1994年底,全局65%以上的库房安装了库房门锁防撬罩。变压器防盗锁安装736套,安装率达95%以上。几年来凡是安装防撬罩、防撬锁的库房和变压器,都再未发生被盗案件,该防范措施既经济又实用,附近市县公安机关也纷纷前来学习效仿。由于公安局的基层基础工作抓得实,1993年,经省公安厅考评组检查评定,28个公安派出所全部达到省级达标标准,其中北大营派出所、连珠山派出所、辉崔派出所、大坎子派出所、当壁镇派出所等11个派出所还获得了省先进公安派出所的荣誉称号。1994~1996年下半年,公安局虽然受到了公安体制动荡警衔缓授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治安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下来,此期间全局仍开展了多次治安专项整顿工作。1994~1995年,在八五五农场的鹿山矿区、八五一○农场的红旗矿区、八五一一农场的珠山矿区、兴凯湖农场的前进矿区等地区开展了二次全局性的爆炸物品专项整顿工作,通过边检查、边整顿、边宣传的方式,对所有的煤矿进行了重新登记管理,进一步严格了爆炸物品购买、使用、存放制度。二次整顿工作共投入警力210人次,共检查大小煤矿340余个,发现不安全隐患230余处,共炸掉无证(无采矿证)煤矿23个。1996年,根据将出台的新枪支管理法精神,在全局又打晌了收缴各类枪支的战役。为了保证不漏一枪一弹,全局自公安局长、治安科长、公安分局(所)长、治安股长,直至包片民警,层层签订了收缴枪支责任状,哪个地方发现了问题、哪个地方枪未收净,就一级一级地追查责任。此后的两年时间,收缴枪支成为全局治安工作的惟一重点,治安科人员也全部下基层与民警们一起逐家逐户地查、逐枪逐弹地收,这期间共与辖区居民签订无枪保证书2.8万余份(不含当时划归虎林市管理的公安分局所在农场),向外地公安机关发调查函700余封。截止1997年底,全局共收缴各类枪支1686支,子弹590余发,枪药100余公斤。
垦区公安体制稳定后,对治安工作在工作目标、工作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次改革。按1997年底制发的“牡丹江农垦公安分局社区警务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治安工作以全新观念开始运作。这次改革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调整:一是改变原下属公安分局的机关职能,向基层派出所职能转变;二是撤销原公安分局下设的所有派出所,改编为警务区,全部归分局治安股领导;三是确定了一区一警定标定量的责任区民警工作责任制;四是对原治安工作的所有职能和业务进行重新归类,归为基层基础工作、群众基础工作、户籍管理工作、人口管理工作、治安管理工作、社区防范工作等六大项。方案出台后,在全局治安系统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肯定和基层民警的拥护。
从1998年起,全局加强警务区建设,共成立了警务区51个,配备责任区民警136人。各警务区有的集中在公安分局办公,有的分散在各片办公。同时还加强了警务区的现代化装备建设,每个警务区都保证配备一台北京吉普车或是摩托车,每个责任区都做到了家中有电话,身上配传呼。
同年,公安局对原有治安业务档案归类整理,第二次统一了全局24种治安业务档案的样式和建档标准。到1999年底,全局共建各种治安业务档案83600余份,其中户籍档案7.1万余份,重点人口(工作对象)档案2320份,企事业单位管理档案1062份,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档案4500余份。治安业务档案数量和质量均达到了建局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全局社区警务建设一览表
(2000年)
表4-51
责任区民警每日都要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了便于责任区民警与辖区群众联系,包片民警还将自己的联系电话、工作范围等印成名片,发至辖区的各个单位和居民家中。通过几年的工作努力,改善了警民关系,在历年测评中,群众对治安部门和责任区民警工作满意率均达92%以上。几年来,公安机关共接到群众提供的治安信息10余万次,其中直接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600余个,直接指认犯罪嫌疑人62人,同时接到群众赠送的锦旗120余面,群众表扬信2300余封。
为了应付突发刑事案件增多,自1998年起全局开始组建110报警服务台,其职能集应付突发案件、救火、公民求助为一体,到1999年底,全局共成立110报警服务台12个,战斗员116人,配有接警车12台。几年来110报警服务台共接出警3000余次,受理公民救助4000余起。
15年来,全局共查处治安案件12800起,调解民间纠纷4800起,自1998年起,公安局提出治安干警要积极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有价值线索的要求,至2000年,责任区民警共提供有价值破案线索600余条,直接破获刑事案件13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