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础教育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时值全局规划“七五”期间垦区教育工作规划,管局当即把“有步骤、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七五”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同年,在八五一○农场召开了全局小学、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有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全局贯彻九年义务教育要做到“三抓紧、三落实”即抓紧宣传、搞好思想落实;抓紧调查,搞好规划落实;抓紧头头,搞好行动落实。揭开了全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序幕。为鼓励表彰广大教育工作者,从1986年起管局设“园丁奖”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处设“百花奖”,含学校管理奖、教育教学管理奖、优秀年级组奖、教研成果奖、新秀奖、优秀团队干部奖、优秀教研员奖、教学通讯奖、优秀理事奖、优秀实验学校奖、第二课堂优胜奖、招生工作优胜奖、成人教育优胜奖、优秀卫生工作奖、体育优胜奖、勤工俭学奖、优质服务奖、教具制作发明奖、优秀论文奖等19项奖项来表彰各条战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同年,八五○农场中学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1987年3月,教育处组织全局各场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垦区办教育主要是为垦区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样一个方向,扫清了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害的种种思想障碍。同年6月,在八五○农场召开了全局教育工作会议,宣布农场总局把牡丹江局确定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试点局并上报农牧渔业部的光荣任务。这次会议出台了“关于牡丹江农管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并由管局王文彬局长和各农场场长签订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责任状,明确了各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年限、实施规划的逐年要求和五条具体规定,明确了场长为“责任承担者”,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场长的任期目标挂上了钩。
1987年由教育局、教育学会、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主办的《牡丹江农垦教育》内部刊物正式出刊,成为报导全局教育动向、交流教育教学典型经验的重要阵地。
自1987年6月签署“责任状”后,各场加快了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工的节奏。1988年6月在八五八农场召开全局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旋律是“调头转向,三教统筹”,传达了省教育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必备条件基本要求的意见》、《关于开展中小学教育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五个重要文件。管局依据这些文件,结合垦情提出了抓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着重办好三件事:一是下功夫继续抓紧小学网点合并工作,二是要求已完成网点调整任务的单位,下功夫抓紧实施省《规范化小学建设规划》,三是下功夫抓好初中教育,着力综合治理初中质量塌腰工程,提高初中合格率。又一次给全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明确了主攻方向。10月教育处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检查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部署和总局调整步伐的精神,组织督导、普教、教研、进修等部门专业人员,对全局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以牡垦局办[1988]87号文件形式,下发教育处关于《我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通报》,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截止1988年全局初中网点调整到21所(含完全初中),达到了省教委规定的平均一万人口设一所中学的标准,小学网点合并实现两个50%,即50%的农场基本完成并点任务,剩余的农场也都完成了本场并点任务的50%。同年,教育局出台“普通高中调整方案”。局直高级中学面向局直、八五五、八五八、庆丰、云山、兴凯湖、海林、宁安、龙头八个农场统一招收重点高中生。八五○、八五四、八五六、八五七、八五一○、八五一一农场保留着普通高中并分片招生。教育处组织初中毕业生统考工作,统一评卷,统一定普高录取分数段,保证生源质量。非普高网点农场从1989年起不准招生普高生源。1988年6月,全省中学英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现场会在管局召开。
1989年全局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继续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为重点,严肃教育法规,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加快九年义务教育的施工进程。9月,教育处依据《省初等义务教育基本要求》和《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必备条件的基本要求》,结合管局实际制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基本要求检查提纲》。由教育处正、副处长带队,各农场主管教育的场长、教育科长参加,对全局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行初检评优。局直教育中心、八五六农场、八五七农场、八五○农场、八五八农场、八五四农场、云山农场、八五一一农场等8个单位被评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年底,管局又召开了初中工作会,交流初中办学经验,部署初中规范化办学任务,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会议着重部署了初中规范化建设“五达标活动”的要求和措施,提出“步子要稳、标准要严、质量要高”的原则,并规划了全局达标建设的工作目标。同年,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被省教委命名为“标准化小学”,成为全局第一所省级标准化小学。
1990年8月,教育处根据农业部教育司、总局教育处的有关指示精神,制定了《牡丹江管局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细则》等。由教育督导室、普教科、政法办、宣传部、团委和农场有关教育行政领导组成的管局教育工作考核联合督导组,对所属13个农场的62所中小学、职高、幼儿园进行综合督导,对各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全局13个农场均被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单位”,并评出八五六、八五七、八五八等3个教育先进场。
经过“七五”期间的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全局初等教育达到《省初等义务教育基本要求》:
1、办学条件:小学布局经集中办学已趋于合理,达到5000人一所小学,各场实施“一无两有”,每生占校舍面积5.2平方米。
3、师资队伍:小学教师教材教法均过关,学历达标率己达97.1%。
4、“四率”稳定巩固。
全局“七五”期间初等教育“四率”情况表
(1986~1990年)
表5-2
全局初级中等教育达到《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必备条件的基本要求》:1、全局中学布局合理达到12万人一所中学。
2、教育教材教法均合格,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1.3%。3、全局场直中学和片上初中全部实施“一无两有”,校舍全部楼房化,每生占有校舍面积12平方米,图书每生达8.7册。
4、各场直中小学均有理、化、生实验室和卫生室、图书阅览室,教学仪器设施达到《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三类,体卫设备达到黑教体(81)188号文件规定的80%以上。
5、教育经费每年每生教育经费603元。
全局“七五”期间初中毕业生合格率一览表
(1986~1990年)
表5-3
1990年教育局普教科设专人分管幼儿教育,全局幼儿教育由过去工会管理改为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理顺了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并制定了幼儿教育“八五”规划。
1990年教育局举办了牡丹江垦区首届中小学艺术节。
1990年管局被评为省级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
1990年在总结“七五”教育工作基础上,管局教育局又制定了“八五”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局提出了“抓达标、创特色、奔一流”的总体规范化建设目标。
1991年始,为进一步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管局把九年义务教育列入场长任期考核目标。各场切实进一步制定措施,狠抓普九落实,经年终检查,93%的农场完成了年度普九指标。小学流失率为0,初中流失率为0.67%,全局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80.9%,比全省平均水平61.9%,高出近20个百分点。初中塌腰综合治理工程已初见成效。当年管局被总局党委授予“重教兴教先进单位”,被省教委授予“师资建设先进单位”。八五八农场、云山农场被省授予“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局直高中、八五五中学、八五七中学、八五一○中学、局机关子弟校、海林农场小学等6所中小学被省授予“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学校”。周令威、于桂清、张书岩等三人被省评为“改善办学条件先进个人”。同年,对全局27所幼儿园进行登记注册,按质划类,对幼儿教师队伍进行考核整顿,培训了幼教干部和幼儿园园长。
1991年依据1989年6月30日省政府令《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暂行规定》和管局文明办建设规划方案,教育局出台了《牡丹江垦区教育系统“八五”期间文明建设和实施方案》,拟定了1000分考核细则,要求各学校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把学校变为文明建设的窗口。
1992年全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入法制化轨道,各场教育和司法部门联合组织学校和家长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应的《义务教育公证书》,“普九”工程有了法治保证。全局小学消灭了流失生。初中流失生控制在0.2%以下。小学“四率”持续稳定在99.5%以上。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83.24%,居全垦区之首。年初教育局在海林农场召开“标准化小学建设现场会”,海林农场教委作了“争取领导、动员社会、启动内力、晋类达标”的经验介绍。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作了“加强科学化管理,搞好标准化建设”,海林农场小学作了“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努力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典型发言。在省初中规划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全局《开创集中办学、建设规范化学校》的经验代表垦区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同年,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被省教委命名为“黑龙江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双全”学校。
1992年在全省首次举行高中会考,全局高一年级生物、地理双科平均通过率99.1%,名列垦区之首,管局高级中学会考成绩名列垦区51所高中之首,全省546所高中第12名,八五七农场中学会考成绩名列全垦区第8名,全省第48名。
1993年,省政府“两基”检查验收评估组对八五○、八五五、八五七、海林、宁安、八五六、八五一○、八五一一、庆丰等9个农场进行了为期6天点面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估验收,“普及”验收结果:一、普九程度: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适龄儿童小学完成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5%,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0.1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00%。
二、师资队伍: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7%,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1.3%,中小学校校长岗位培训面100%。
三、办学条件:小学生均校舍面积7.5平方米,中学生均校舍面积17.8%平方米,86%的小学达到基本合格标准(其中合格小学27%,标准小学13%),95%中学达到省基本合格标准(其中合格中学60%,示范初中5%)。
四、教育经费:国拨教育经费和企业补贴比为1:3。中小学生均经费1992年达717.2元。
五、教育质量:1993年小学毕业年级合格率99.34%,初中毕业生全省统考,全局为86.7%,全省平均合格率67.67%,超省19.03%。平均80分以上优良率全局63.71%,(全省36.54%),超省27.17%。全科及格率全局67.44%,(全省42.83%),超省24.6%。平均特差率全局0.93%,(全省3.5%),低于省2.63%。全局消除了犯罪生。
管局与省初中毕业统考各学科平均分数比较表
(1993年)
表5-4
省政府验收组10月14日在管局驻牡丹江办事处会议室宣布,管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达到省颁标准。管局成为全垦区首家、全省首批“两基”达标单位。标志着全局“两基”工作提前7年实现中共十四大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省政府督导组对管局教育的总体评价是:全局教育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有了“三个大幅度提高”。即“育人环境和办学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管理水平、师资质量、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赞誉牡丹江管局办教育有“三心”:一是各级领导一心一意办好教育,一片诚心;二是职工家属真心实意支持教育,一片热心;三是广大教师全心全意从事教育,一片赤心。
1993年3月,省初教处处长谢军带队对海林农场标准化小学进行验收,对海林农场的标准化建设予以高度评价,并宣布验收合格。
1993年,八五一○农场小学被省教委命名为省级标准化小学,八五八农场中学被省教委命名为省级示范初中。海林农场小学、八五八农场中学、八五七农场中学被评为总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双全”学校。
1993年5月农场总局标准化小学经验交流会在海林农场召开。
1993年6月农场总局规范化初中建设工作会在八五八农场召开。庆丰农场中学也作为大会的一个现场。
1994年,全局以巩固发展“两基”成果、调整落实“八五”规范为重点,全力推进改革,全面提高质量,全方位加强管理。对幼儿园园长进行了业务培训,统一制发了幼儿园档案与幼儿教师档案。全局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88.7%,比1990年提高38.7%,专业达标率70%,比1990年提高40%。初等教育“四率”持续稳定在99.5%以上,无辍学生;初中毕业生统考平均及格率89.87%,流失生控制在1%以内。高中会考首轮告捷,成绩突出。91级会考历年通过率98.66%,名列垦区第一,全省第15名。92级会考历年通过率98.96%,名列垦区第一,全省第2名。93级会考通过率99.63%,名列垦区第一,全省第4名。管局会考办连续三年被评为省会考管理先进集体。全局小学82.35%达合格小学标准,全局初中81.25%达合格初中标准。同年,按省招生办要求调整了高考考点,由原来的6个考点,缩减2个,保留局直高级中学、八五四、八五七、八五一一4个考点。8月省招生办主任于德江检查考核全局考点工作,对管局考点的软件硬件达标建设予以充分肯定。1994年教育局被管局授予“科技兴局先进单位”。1994年省政府授予管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管局”的牌匾。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管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局”的牌匾。
1995年是实施教育“八五”计划最后一年,全局进一步强化了对普九教学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初中毕业考试的组织领导,教育局下发《初中毕业统考考试工作管理细则》,初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3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全国首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名单,管局金榜有名。4月总局教育局在海林农场小学举办垦区学校管理研讨班,全垦区9个管理局的普教科长、93个农场的教育科长、89所小学的校长、87所中学的校长分三期参加了研讨班。海林农场小学、八五八农场小学、管局高中、八五四农场教委做了经验介绍。
全局“八五”期间初中毕业生合格率一览表
(1991~1995年)
表5-5
1995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周长沪考察庆丰农场小学和八五一一北大荒艺术学校,对垦区开展弘扬北大荒精神教育、开展德育专项督导等工作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1996年,省委、省政府在虎林区域内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试点,虎林境内6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1996年是教育“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局全面完成了总局下达的普九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经总局检查认定:八五一一农场小学为垦区标准化小学,八五五农场小学、兴凯湖农场小学、宁安农场小学为垦区合格小学。管局高级中学、八五一一农场中学、海林农场中学、宁安农场中学为垦区合格中学。同年,经省电教馆代表省教委认定:管局高级中学、局机关子弟校、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八五一○农场场直小学、八五一一农场中学、八五五农场中学、兴凯湖农场中学、宁安农场中学、八五四农场小学、八五八农场小学、海林农场小学等12所学校被省教委授予“黑龙江省电化教育甲级单位”。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管局高级中学、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八五七农场中学、海林农场小学、八五四农场中学、八五一○农场场直小学、八五一一农场中学8个单位荣获“黑龙江省‘八五’期间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高中会考92级高中毕业生以历年合计通过率98.9%的优异成绩名列黑龙江省113个地市(县区)第二名,垦区第一名。93级高中毕业生历年通过率87.6%,名列垦区之首。
从1996年始,各场开始注重计算机和语音设备系统的投入,全局呈现出竞相争上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可喜局面。八五七农场一次性投入60万元为农场中学配置了语音微机室,率先迈入教学设施一流的行列
1997年教育局出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案,提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应遵循的原则、工作措施、实施步骤,使区域性的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局范围内启动运作。3月,省教委来人到虎林市,主持由总局教育局、分局教育局、东六场主管教育的副场长、教育科长、虎林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虎林市教委主任参加的对接会,传达省教委(97)31号文件,明确虎林市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改革,试点教育行政管理职责分工问题,主要内容为企办校的人、财、物隶属农垦主管,企办校的设置、审批、调整、达标、验收、教育行政督导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均由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1997年,八五五中学、兴凯湖集团子弟校、局机关子弟校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科学记忆、能力培养教研课题实施先进单位。八五一○农场中学、八五七农场中学、局机关子弟校3所学校被评为省学习指导百所实验学校,兴凯湖集团子弟校评为全国学习指导千所实验校。7月总局召开垦区教育工作会,分局荣获“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教育局荣获“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8年,虎林区域经济一体化试点结束,教育局即在4月份召开农场教育科长和高中点校校长会,对全局教育工作提出统一要求,按国家、省、总局的要求,制定了牡垦局发(98)15号文件,明确了建立“两基”年检制度的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两基”年检制度,各农场按省颁条件和分局要求,进行了认真的“两基”自查。同年,督导室和普教科对各场申报的幼儿园进行评估,八五四农场场直幼儿园达省级一类园所标准。八五一○农场场直幼儿园、八五一一农场场直幼儿园达总局级一类园所标准。八五○农场场直幼儿园、八五五农场场直幼儿园、八五八农场场直幼儿园达总局级二类幼儿园标准。八五六农场场直幼儿园、云山农场场直幼儿园、庆丰农场场直幼儿园、宁安农场场直幼儿园达总局级三类幼儿园标准,全局幼儿园达标率78.5%。
1999年分局制发牡垦局办发[1999]2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两基”年检的目的意义,范围标准、年检程序和工作要求,各场进一步落实了“两基”复检的各项要求。
10月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组,严格按照省规定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复检程度和标准,深入到局机关子弟校和庆丰、八五○、八五七、八五一一等四个农场9所中学进行了现场考核和复检。复检组认为:牡丹江分局于1993年在全垦区乃至全省率先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后,分局党委一如既往,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提出“科技兴局,教育为本”和“两基”“重中之重”的方针,从分局的实际出发,相继制发了一系列文件,不断强化行政行为,坚持依法治教,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扫盲工作的各项指标上,均达到了全省较高水平,为全省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提供了经验,为垦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复检组一致意见:牡丹江分局的“两基”复检达到合格标准,成为全省首批复检达标单位。同时,牡局量化成绩优异,将提档晋级。
1999年12月省政府授予分局“县(市区)企业办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