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教育督导1987年3月,管局建立了垦区第一个督导机构———视导室(科级单位)。由曾长栋、赵永山任视导室主任和视导员。“七五”期间视导室依据省发《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估内容提纲》结合管局实际,制定了中小学评估方案、教研组评估方案、学年组评估方案等,并设计了12项配套表。主要对教学常规、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等进行督导评估。1989年管局又将视导室改为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教育督导室,并提格为正处级。由夏威狄、曾长栋任督学。同年各场也相继成立了督导室,全局性的督导网络基本形成。八五六农场教委下设教育科和督导室,两个科室均为正科级单位。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都任教委副主任,场教委主任由农场主管教育的副场长担任,是管决策的。教育科是执行部门,督导室是监督部门。整个农场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决策、执行、监督三大块关系顺畅,职能分明。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1990年11月对管局进行三项督导时充分肯定了八五六农场的这一体制。
1990年,督导室按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三项重点督导工作的督查,同时结合管局实际,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德育专项督导评估,评出首批德育一类校9所:八五○农场中学、八五六农场青山小学、八五六农场青山中学、八五六农场职业高中、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八五七农场朝阳中学、八五八农场中学、八五一一农场中学、云山农场小学。
1991年,依据牡垦局办[1990]68号文件《牡丹江农管局关于对农场教育工作考核评估的通知》和[1991]61号文件《关于印发“关于第二届农场场长负责制任期责任目标的考核及奖励办法”的通知》,由督导室、普教科、政工科和各农场督学组成的教育督导组计25人,于11月12月分两个阶段,历时23天,分3片对全管局13个农场进行了综合教育督导工作,并以牡垦教[1992]4号文件形式发布了督导报告:八五六、八五七、八五○3农场被评为普通教育优秀场,海林农场被评为普通教育优良场,八五八农场中学、海林农场小学、八五○农场中学被评为校园建设先进校。
1992年,督导室依据总局要求,组织各农场进行普通教育工作考核自评工作。同年10月10日至25日,由总局普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组,依据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黑垦局[1991]38号文件的要求,对八五五、八五一一、八五七3个农场进行了普通教育督导综合评估,结果八五五农场得89分,八五一一农场得94分,八五七农场得97.5分,全局平均93.5分,被总局认定为普通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得分名列全垦区9个管理局之首。本年管局教育督导室、八五六农场教育督导室被省教委授予教育督导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3年,总局将管局推荐为全省首批“两基”验收单位。是年,由总局教育局马静局长、总局教育督导室闫敬德副主任、成教办骆丽霞主任等一行6人组成的总局“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组和由管局副局长许长奉、教育局局长等5人组成的管局“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组,于5月21日至6月3日,对八五七、兴凯湖、海林、宁安、八五八、八五六等农场的“两基”达标情况进行了联合初检。10月份由国家督学、省政府副主任督学、省教委副主任孙万良为组长的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管局八五○、八五五、八五七、海林、宁安、八五八、八五一○、八五一一、庆丰等9个场的“两基”工作进行了点面结合的督导验收,并宣布管局“两基”工作达标。
1994年,按照牡垦办发[1993]6号文件和牡垦教发[1993]22号文件的要求,督导室组织全局各场认真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各项补课工作,9月国家教委扫盲检查团来局作工作检查,充分肯定了管局的扫盲工作。1994年是贯彻落实《教师法》的第一年,督导室以解决教师工资问题作为突破口,对全局各场解决教师工资问题进行了专项督导。
1995年,召开全局教育督导工作会议。督导室部署全局各场进行以“九年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实情况,教师法落实情况,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实情况,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情况”为内容的“五项督导检查”。各场进行自查,形成自检报告,管局教育督导室两次督查农场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按照牡垦发[1995]12号文件要求,督导室对全局教育系统中小学乱收费工作进行了布置抽查,制定了十条具体措施,从1995~1996年度始,全局中小学实行“收费卡制度”,有力地解决了全局中小学乱收费的一些问题。
1996年,局督导室狠抓了制止教育系统乱收费问题,下发了文件进行抽查,形成了专题报告。
1997年,分局教育督导室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中心开展工作,协助总局制定《素质教育评估方案》,全力强化素质督导评估工作。同时,进行了以制止中小学乱收费为内容的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督导检查工作。
1998年,开展了三大项教育督导工作。一是按照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总局教育督导室的统一部署,上半年开展了以“保证教师工资、杜绝中小学生流失、制止乱收费”为主要内容的“三项”专项督导。各农场于4月份开展自查,形成书面报告,分局教育督导室汇总后,形成分局自查报告,呈报总局教育督导室。二是按照黑教委督[1998]108号文件和总局要求,开展了以“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四项”督导检查。分局以牡垦局发[1998]15号文件,下发了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抽查,三是按国家和省要求从1998年始启动“两基”年检制度,分局以牡垦局发[1998]15号文件下发了实施方案。
1999年,围绕“两基”复查工作,督导室召开了多次专题工作会议,详细部署迎检事宜,尤其以档案资料为重点编制了“两基”迎检材料细目,并组织部分农场督学参加省第六期督导培训班。分局制发了牡垦局办[1999]2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实施“两基”年检工作的通知》。督导室深入到全局各场校具体督查和指导“两基”复检工作。10月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张作桓主任为组长的“两基”复检验收组对分局机关子弟校和庆丰、八五○、八五七、八五一一等4个农场的9所中小学校进行了现场考察复检。复检组一致意见:牡丹江分局的“两基”复检达到合格标准,成为全省首批复检达标单位,同时被评为全省首批“两基”巩同提高年检先进企业办学单位。
分局督导室评估并推荐八五一一农场中学、分局高级中学为总局“双全”学校,评估并推荐八五一○农场场直小学省“双全”学校,并全部得到省和总局的批准。
2000年,督导室按牡局发[1999]13号文件《关于转发〈牡丹江分局“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复检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要求各场校认真学习省政府“两基”复检组的反馈意见,召开专题议教会,结合本场校的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切实解决“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黑教委督[2000]34号文件《关于“减负”和师德师风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各场进行了“减负”“师德”自检,形成了自检报告。分局教育督导室汇总情况后专题呈报总局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
“七五”以来管局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向总局以上推荐并被批准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如下:
先进单位 荣获先进称号
八五○农场中学1986年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1989年省德育先进集体
八五八农场中学1989年农牧渔业部先进集体
庆丰农场中学1989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一○农场1990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庆丰农场1990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农场中学1990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1990年全国少工委红旗中队
八五八农场1991年省故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
云山农场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
八五六农场青山小学1991年全国“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集体
八五一○农场1991年省德育工作一类校
局直高中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五农场中学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七农场中学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一○农场中学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局机关子弟校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海林农场中学1991年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集体
八五七农场朝阳小学1992年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双全”学校
海林农场小学1992年省中小学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八五四农场小学1992年全国优秀少先大队
八五四农场小学1992年全国助残先进集体
八五○农场中学1997年省先进文化单位
八五一○农场小学1998年省“双全”学校
八五四农场中学1999年省计算机及技能测试团体特等奖
兴凯湖集团子弟校2000年全国创新学习先进学校(特别奖)
先进个人
一、全国优秀教师:王庆璋、王惠敏、王秀峰、周道荣、岑禄英、刘桂华、孙美荣、毛玉梅、韩济湘、孔凡平、戴玲(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付忠良、茅光亚(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
二、部级优秀教师:吴凌波、战桂芳、沈惠兰、栾振秀、吴天锡
三、省级优秀教师:孟启明、张志德、刘美兰、杨洪军(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个人)、刘德芳、李江北、韩燕芳、丁桂清(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个人)、周令威(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个人)、张书岩(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个人)白萍、孙秋香、王建新、郭永占、曲华、杨威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曾长栋、王晓红、张效智(“支持少先队”好校长)、刘景霞、刘莉、田爱莉
四、省文化厅先进:余莉、孙运良、袁秀琴、余春宗
文(半)盲情况统计表
(1993年)
表5-6
青壮年扫盲情况统计表
(1993-1999年)
表5-7
“两基”年检扫盲情况表
(1998年)
表5-8
全局引进人才表
(1993~1999年)
表5-9
“七五”~“九五”期间职工高中职工职业高中毕业情况表
(1986~2000年)
5-10
各单位小康队初中普及情况表
(1995~2000年)
表5-11
“八五”期间培训情况表
(1991~1995年)
表5-12
岗位培训情况表
(1996~2000年)
表5-13
职工教育情况表
(1996~2000年)
表5-14
职工教育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