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艺术教育

第三节 艺术教育


管局注重北大荒第三代文艺人才的培养。一是在教师中开展达标活动。1986年来共举办9次音乐、美术教材研讨会,6次中小学美术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组织部分文艺骨干教师去北京等地进修培训,会同哈尔滨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在管局举办了一届美术、音乐教师函授班。通过上述工作,使全局美术、音乐教师水平提高了,为全局的艺术教育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并于1990年举办了首届牡丹江垦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各农场每年举行一次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管局师校举办三届艺术节。通过各种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水平。三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组建了学生各种文艺群体,各学校都成立了书法组、美术组、歌咏队、舞蹈队、鼓乐队。管局教育局1991年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音乐夏令营,聘请天津的教师来垦区讲学、培养了数百名中小学生乐手。四是1987年组建了垦区第一所北大荒艺术学校。最初校址在八五八农场,建校时只有一个音乐专业班。1988年在八五一一农场开设了美术专业,附设在八五一一农场高级中学。1989年7月牡丹江管局将八五八农场音乐专业和八五一一农场的美术专业合并到八五一一农场职业高中,初步形成了音乐、美术两个主体专业,学校面向总局招生,行政隶属八五一一农场。管局教育局拨款,建起了练功厅和器乐室等8个教室,在局内抽调10名优秀专业教师充实到艺校教学一线。北大荒艺术学校截止2000年,占地面积14192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738平方米,学生宿舍1641平方米,食堂612平方米,图书阅室212平方米,各类专业设施、闭路电化教学设备和其它辅助设施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有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教职员工69人。
  为了增强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向高层次发展,在管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艺校于1993年和哈尔滨幼儿师范学校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开始招收幼师专业学生、给毕业生颁发哈尔滨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学校于1995年被省教委批准为省艺校农垦教学班,学生为省艺校正式学生,列入国家普通中专招生计划。北大荒艺术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垦区培养文艺骨干人才,它既不同于艺术专业学校,也不同于师范学校。
  北大荒艺术学校开设声乐、歌舞、器乐、普通美术、工艺美术、幼师等专业,美术类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省、地市举办的各种大赛,其中获得国家级奖32人次,省级46人次,地市级81人次。师生的作品多次在《美术向导》、《中国美术教育》、《黑龙江日报》、《中国农垦》、《农垦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其中马国庆、彭治等6人的作品被中国书画艺术百科全书编入《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丛书》;王作林的作品参加了第三届亚冬会中小学生书画展;刘佳的书法作品在垦区“迎97香港回归书法大赛”获三等奖。学校美术专业1990年获黑龙江优秀创作集体奖;1991年获黑龙江剪纸创作先进集体奖;1992年获垦区优秀创作集体奖;1996年参加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的10名同学均获银奖。1997年张宝昌、李长松的书法作品收入《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作品大观》一书,并由《青少年书法报》刊登。1998年美术专业5人参加全国书法篆刻擂台赛全部获得三等奖。1999年参加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等5家举办的全国“华夏之星”书法绘画大赛有15人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在1999年垦区第三届“丰收杯”书法绘画展中有6人获一、二等奖。
  音乐类专业多次担任总局、分局等大型会议的演出任务,在参加的各级各类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中成绩斐然,获国家级大奖16人次,省级19人次,总局级68人次。
  1998年学校被农垦中华职教社授予优秀办学单位称号,并被分局评为文化建设先进集体。1995年学校被省教委和省文化厅批准为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农垦分校后,教学教研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在黑龙江每年30名的中等艺术教育最高奖项龙艺艺术奖助学金的评奖活动中,共有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此殊荣。
  十几年,据统计,北大荒艺术学校为垦区各行业培养出500多名文艺骨干。其中担任各场中小学、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师的有121人;被北京电影学院、北大荒文工团、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七台河文工团、部队文工团和密山、虎林、宝清等专业团体录用56人;分配到垦区企事业单位工会、文化馆工作的58人;有60人被高等艺术院校录取。学校的毕业生遍布垦区内外,深受所在用人单位的欢迎。
  1989年,全国剪纸学会副主席傅作仁来到学校,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表示了极大的关注。199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傅庚辰率团到校视察,对祖国边陲有这样一所艺术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1993年全国边境长廊建设现场会在八五一一农场召开,与会人员观看了学生作品后激动不已,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当场题写了“美术东方来”五个大字,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成果予以褒奖。同年学校组团代表牡丹江垦区出访俄罗斯滨海边区列索扎沃斯克市,演出20余场。学校于1999年聘任省歌舞剧院刘锡津院长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为学校兼职教授,促进了学校专业水平的提高。总局、分局的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这所学校的成长,总局领导孙勇才、韩乃寅、戚卫东等多次到校视察,并经常过问学校的发展情况。2000年元月,刚刚到任不久的分局局长姜夏就来到学校慰问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受农垦教育学院的委托,学校举办了两期中学音乐教师上岗培训班,来自垦区各个农场的125名音乐教师参加了培训。为牡丹江分局举办了两期基层单位文艺骨干培训班,培训文艺骨干50余人。1999年学校和北大荒文工团达成协议,为文工团定向培养舞蹈演员24人。
  学校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都赴当地驻军81677部队进行慰问演出。1998年组织了大型赈灾义演,将义演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垦区受灾农场的少年儿童。同年学校参加了鸡西市第四届金鸡文化节的文艺演出,学校学生艺术团获得9项大奖,在鸡西地区引起强烈反响。同年12月学生艺术团赴佳木斯为总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专场文艺演出,受到总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学校经常在周边各农场和大中专院校进行慰问演出,既锻炼了专业队伍,显示了学校的教学实力,也发挥了学校在边境文化长廊建设中的辐射作用,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1999年学校参加垦区第三届“丰收杯”文艺汇演,荣获“特别表演奖”。1999年7月,学校举办了建校12年以来的第一个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