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走进美丽的新时代

走进美丽的新时代


           ———牡丹江分局小城镇建设纪实
                焦永梅 王炳江
  走进牡丹江分局各农场场部,展现给你的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街道宽、景色美、楼房新。日新月异的小城镇建设向世人展示,牡丹江分局正步入一个“美丽新时代”。
               奇迹般崛起座座城
  三四年的时间,牡丹江分局许多农场场部一座座集中供热楼拔地而起。其实,这不光是经济实力所致,也是智慧的体现。
  把城镇建设当作资产来经营是牡丹江分局的重要举措。从1995年开始,一些农场对小城镇建设有了认识,但那时,建房采取的是职工拿一部分,供暖、上、下水配套等设施由农场负担,使小城镇建设虽有蓝图,但无速度。近两年,分局党委加大对农场城镇建设观念上的引导和智力上的支持,鼓励农场把房建推向市场,走农场、职工双赢之路。八五六农场领导率先支招,将开发商原本每平方米1600元都卖不出去的门市收购,又在楼前建了一处文化广场,竞标之后就使房价卖到了每平方米2400元,空手套回30多万。小小的农场,楼卖出了“天价”,一个位置稍好的门市售价竟达每平方米5500元。没投一分,却结结实实挣了一大笔,挣来的钱修路、种花、建公园,满盘皆赢。
  八五七农场趁着职工手中有钱,连续4年大盖其楼,挑起职工购房兴致,沿街新楼档次、造型一座比一座讲究。小城镇被人民武装起来。
  有人带了头,农场之间互为取经,比着干。几年功夫,一个个农场场部楼房林立,现代化规模城镇已成雏形。昔日街道、住房破败的农场,如今规划一新,建设一新。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各农场就建楼91栋,建筑面积达32.3万平方米,建筑资金为2.5亿多元,城镇面貌大为改观。
                花草艳了心情好了
  既要干干净净,又要漂漂亮亮,实实惠惠。这是近两年分局抓环境美化的出发点、立足点。分局在每年召开的两次文明建设现场会上都要再三重申这一点。
  为美化环境,各农场真下了力气。八五○农场先是投资百万元将昔日一片林地改造成绿地、丛林、花园为一体的“星城公园”。大风车、健身器、音乐喷泉;嬉戏的孩童,健美的老人……此景,竟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是偏远农场,就连省委、总局领导来到这里都对此美景赞不绝口。然后又将场部空地全种上草坪,使各条街道平整干净,独具特色。八五六农场借助半个废弃的小荒山,树起开发北大荒纪念碑,利用山的落差,搞成飞流瀑布,公园内小景观、山水、绿地融为一体,巧夺天工。八五八农场铺的宽42米、长达千米的水泥大街,一下让人视野开阔起来,给人不可低估的发展潜力。各农场水泥马路纵横交错,路灯成排,绿树成行,绿草如荫,花满街头。据介绍,这几年,各农场建绿地、种花草达208万平方米。
  环境美,职工生活情趣浓厚。八五四、八五五、庆丰、云山农场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春夏时节,在鲜花绿地、老人、青年、孩童载歌载舞,露天舞会、演唱会、电影周等好戏连台。农场公园、文化广场,老人习武练剑、跳舞、健身等,职工对生活充满信心。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
  致力于职工群众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分局党委近年来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为群众谋利益,是分局决策者最大的快乐。从去年开始,分局党委下决心抓基层甲级卫生所建设,局领导下死令:谁干不好都不行。一年多来,各级干部为此倾注力量。过去基层卫生所夏潮、冬冷,炉子自己烧,更谈不上药品室、诊疗室、注射室三室分开。分局党委重点抓改造,现基层甲级卫生所已达83%,不但“三室”分开,还实现面砖铺地,集中供暖,职工就医环境彻底改善。
  分局机关家属区街道过去一直没有很好规划,楼群中夹着仓房,土不土,洋不洋。分局领导下决心,对影响市容的建设该拆的拆,该扒的扒,扒掉仓房,修了水泥路,建了小花园、休闲广场,分局住宅区一下子亮堂了。头些年职工住宅楼楼道大门一楼一样,多数都破破烂烂,有好多都没了门,不安全,不保暖,不美观。分局从去年开始将所有住宅楼梯间大门全部换装电子防盗门;机关办公区、住区水泥街道纵横,石砌边沟畅通,鲜花绿草辉映。分局与地方接壤,优美的环境让外人一看便知,这是农垦人的“富裕王国”。今年分局党委又拿出专项资金改造办公楼,黑黝黝的走廊亮堂了,透风漏气的门窗被新一代建筑材料所取代,坑洼不平的大院焕然一新。
  职工心气顺了,精神爽了,干部们的官自然也好当了。牡丹江分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一个新时代正向他们大步走来。
             (作者系牡丹江分局宣传部干部,文章曾发表在《农垦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