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后记
后记
后记《牡丹江农垦志》(1986~2000)是牡丹江垦区的一部续志,在省农垦总局统一规划和要求下,由牡丹江分局承编,分局史志办编纂。从2000年6月恢复分局史志办工作起,在分局党委、分局编纂委员会的关怀下,全面启动续志工作,历时四年半时间,完成了编纂工作,业经分局党委、编纂委员会、分局机关部门审定并报总局编纂委员会、总局史志办进行了终审,现已定稿付印,出版成书与读者见面。
由于志书是记述一地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在编纂过程中,首先要占有大量的资料,除机关各部门提供文字资料外,编辑人员收集、查阅、考证、整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图书资料、报刊资料、图片资料等文献资料,努力做到广征博采,勿使遗缺。根据占有资料进行总体规划,设置篇目;依志书体例特点,采用语体文、记述体裁,以事分类,按类分篇,横排门类,纵写史实;以志为主,记、述、志、传、图、表、录众体齐备;篇章节前设概述、大事记,后有附录、索引。全志160万字,共7编63章301节,有图片137张,表格461个,形成图表文兼有并茂。志书通过传记、表录或以事系人,将各类人物3897人入志。由于编纂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文字工程,内容纵贯古今、横及百业,要翔实存真有特点,根据断限时间内垦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编者注意了重笔写改革;突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详记科教兴局战略和科技进步对各业的贡献率;客观反映垦区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每份有关资料,对涉及的每个事件,对使用的每一个数字,都认真对待,做到殚精竭虑,字斟句酌。
在整个编写过程中,一直受到局领导的重视,得到机关各部门和各农场办公室、史志办的大力支持;对支持史志工作、为其帮助解困的有关部门领导杨林、唐国荣、杨树先以及李建荒、胡玉萍、李全明、佟立等同志;总局史志办领导和各位编辑,在此一并愫表谢意。
由于编辑人员少,加之水平所限,志书中会有不少错漏、谬误之处,冀予批评指正。
编 者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