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栽培1995年以前的土壤耕作,主要是以浅翻间隔深松和深翻为主,1996年根据农场土壤干旱的特点,开始推广应用浅翻深松,效果很好。1997年又相继推广应用了深松耙茬和深松旋耕,蓄水保墒效果很好。实践证明应用此技术既达到抗旱保墒,又使土壤结构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为农业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豆种植
以三垄①栽培为主,伏秋整地达播态,采取秋起垄或春顶浆起垄,播种采用耕播机,垄上双行精量点播,保苗根据品种而定,一般公顷保苗38~40万株,苗照垄后立即深松放寒,6月10日前完成二遍中耕,生育期中面追肥2①注:大豆“三垄”系指垄体深松、垄上分层深施肥、垄上双条精播。遍。
二、玉米种植
直播以三全①栽培为主,1995~1997年全场大面积推广玉米移栽和覆膜,1997年后玉米栽培以直播和覆膜为主,伏秋整地达播态,秋起垄实肥或春顶浆起垄,直播用中耕机“水平”点播,公顷保苗6万株,垄距0.70~0.75米,覆膜垄距97.5米,行距25~30米,保苗6万株,移栽垄距0.7~0.75米,公顷保苗5~5.5万株,直播、移栽都在6月10日前完成2遍中耕,覆膜田7月20日左右揭膜,不论直播、移栽、覆膜均进行2次叶面追肥,收获主要以人工收割为主。
三、水稻种植
水稻是高产稳产的作物。自年开发种植水稻以来,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受水源及耕地坡差大的影响,难以继续扩大面积,到1994年面积稳定在1680亩。由于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栽培技术水平较低,水稻严重减产,1994年秋被迫毁掉水田400余亩,为确保现有水稻面积并复垦被毁掉的水田面积,农场农业部门积极进行宣传、引导,同时组织水稻种植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引进优良品种,集中育秧场地,规范种植技术,为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在春季请管局水稻办技术人员对水稻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对应用效果明显的增产技术在生育期间不定期地召开流动现场会,增加感性认识,便于增产措施的落实。1995年春引进试验水稻钵育苗摆栽技术,得到水稻种植户认可,增产效果明显。良好的经济效益,调动了职工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复垦了被毁掉的水田面积,1996年后全面积推广水稻钵育苗摆栽技术,使农场水稻产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种植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稳定了水稻的种植面积。
①玉米“三全”系指全部秋起垄、全部垄上精播、全部化肥一次深施。
历年种植业生产效率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2-1
历年种植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2-2 计量单位:亩 公斤 吨
续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