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技术推广及技术革新

第八节 技术推广及技术革新


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高低,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根据农场资金紧张的现状,为改变生产力水平及适应当前农业发展,农场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使用有限资金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机具、推广新技术,一方面搞好农机改装、革新,使机具具有良好的性能而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达到“适时、低耗、优质、高效、安全”的节本增效目的。1998年农场被省农垦总局授予“节本增效先进单位”的称号。
  一、继续推广以浅翻深松、深松耙茬为代表的耕作改制,提高整地质量,达到松、深、碎、平的效果,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降低作业成本。1996年引进全方位深松机后,在伏秋整地时进行全方位深松作业,由于农场动力机械比较陈旧,使用全方位深松机功率略有不足,深松深度只有30厘米左右。因而1999年出台政策鼓励有机户进行动力更新,当年更新东方红—1002拖拉机2台。2000年引进保定产悬挂式深松犁5台,进行浅翻深松实验效果良好,为农场大批引进及全面实现浅翻深松的耕作改制奠定了基础。
  二、几年来农机科推广与应用农机新技术十几项,更新机具158台(件),推广链轨拖拉机支重台车应用浮封环密封技术,提高了台车寿命,减少修理费,保证农时;推广应用强磁节油减烟器提高动力机车的功率;推广应用粘附密封胶提高了有关部位密封性,减少漏油部位;推广应用了圆盘驱动犁3台进行水田整地,从而使农场水田整地黑色越冬面积大幅度提高;推广更新了东方红—1002拖拉机2台,增大了动力功率,提高了深松作业质量;推广更新了小型气吸式精播机2台,海伦产耕播机1台,提高了播种作业质量;推广应用了八五二机械厂产滑刀式施肥装置16套,使化肥分三层施入,改善了施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作物产量。推广应用分水滤油机,从而确保机车三大配件的寿命,减少机车的故障率,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使加油快捷计量准确。
  三、水稻钵育播种机的推广应用与改装。1998年农场从兴凯湖机械厂引进了3台钵育播种机用于水稻育苗,从而解决了水稻育苗人工撒播效率低、不均匀的弊端,减少用种量,且出苗健壮。由于该机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2000年农机科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利用电动机做动力的改装,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四、玉米覆膜机推广应用与改装:针对农场十年九春旱的状况,1997年从八五一一机械厂引进了16台玉米覆膜播种机,当年应用玉米播种作业,通过实验对比,玉米覆膜不但保证了保墒出苗,而且提高积温、增加了单产。同时存在出苗对位不好,增加人工放苗的弊端。1998年为了适应玉米制种大面积采用覆膜栽培技术的需要,农机科组织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对覆膜机进行了改装,缩小株距,提高播量,保证垧保苗株数的农艺要求,提高播种位置与膜上打孔位置同位,从而保证出苗后的对位问题,减少了放苗的用工量。1999年农机科经过考察又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了2BP—2C型玉米铺膜点播机9台,通过生产实验,性能优于八五一一机械厂产玉米覆膜机,为农场覆膜播种机的引进明确了方向。
  五、自制E—512加长过桥(即倾斜输送器)的改装:针对秋季多雨秋收期间豆地含水量较大,大部分地块收割机不带半链轨无法收获,而农场大部分E—512收割机是短过桥,无法使用半链轨。1999年农机科在一队组织人员进行改装,经试运及豆收作业效果良好。为农场没有长过桥车组进行过桥改装树立了榜样,为大涝之年适时进行大豆收获提供了保障。
  六、铁牛—55应用发动机改装:针对铁牛—55的4115TA发动机耗油率高,天拖产铁牛—654拖拉机发动机的4105T3经济性能、动力性能都较适宜于农田作业特点,进行了将铁牛—654拖拉机的发动机4104T3替代4115TA发动机改装。通过实验改装后机车起动性能、运输的经济性、田间作业的经济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副燃油消耗也大大的降低。缓解更新资金的紧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七、为了提高播种机具的运输改装了联结器;引进八五二机械厂产深松装置安装在老式大犁后为了覆盖残株,又在深松杆上焊上小铧,达到浅翻深松;E512承种盘改装,将承种盘用12米长园孔筛代替,增加漏土能力,消除了大豆收获泥花脸。对收割机吉柴发动机水冷却系、空气进给系进行改装;对收割机切碎器进行改装,提高了转速、增加刀片、改变了仰角、调整分流板,使秸秆抛撤的碎度与均匀得到改善;充分利用拖拉机报废链轨板,进行收割机半链轨改装;对赵光产玉米秸秆切碎器进行改装,对原传动轴、刀片安装进行改装,实现玉米秸秆切碎还田,加快秋整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