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务管理随着家庭农场“四到户”、“两自理”的不断深入和工商运建服企业的相继转制,并结合农场资金日渐紧张的实际情况,农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由对资产、成本、费用的核算管理重点转向了对资金筹措和使用的管理。1996~2000年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农场生产经营得以顺利进行,解决了农场资金紧张的实际困难。同时根据农场“建场早、人口多、资源少”的实际情况,为更大限度地占有耕地资源,相继筹集资金969万元,在八五六农场购买荒地5万亩,成立了兴河分场,为农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2000年,年收取租金70余万元。另外,通过政策争取了大量的上级拨付资金,解决了农场生产经营、退休干部、退休工人、教师队伍等工资所需资金。
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同时,更加注意资金的有效利用,在资金管理与使用方面,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对农场合理使用资金、防止资金沉淀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5年来,农场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年末各项应收款余额下降了744万元。
历年资产负债情况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3-3 单位:万元
续表3-3
在资金筹集、管理与使用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广泛深入研究上级投资政策,积极主动争取大量资金。二是做好以欠款回收(特别是陈欠回收)、利费收缴等工作为主的资金回笼工作,确保资金不沉淀、不流失。三是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杜绝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上述做法对农场缓解资金紧张、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坚持年初制定下发全场收入、费用预算,年中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年末考核的办法。1997年农场在工业企业搞了“三全”管理,1999年在种植业搞了“斤成本”控制,这些做法对控制成本费用不合理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斤成本”控制的推行也较好地指导了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
历年财务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3-4 单位:万元
历年经营损益(盈亏)表
(1996~2000年)
表3-5 单位:万元
续表3-5
历年经营损益表补充资料表
(1996~2000年)
表3-6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