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学管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5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领导班子强化教学管理,围绕优化课堂结构,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了教师的业务学习,聘请北京专家作《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专题讲座,学习外地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提高教师由应试教育向科研型发展;二是抓课堂教育,将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主要着眼点,把课堂教学放到一切工作中心地位,领导班子在科长的带领下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主任级以上的领导每学期听课60节,并列为考核目标,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分析;三是开展课堂晋级类达标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坚持常规教学检查,对不合格的教案、不合格的课限期整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小学教师进行了六项技能考核,达到了继续教育要求,颁布了证书,初中有15名教师达到了总技能考核标准,领取了合格证书。在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了张思忠、青浦、快速作文等方法的尝试;五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国家、省素质教育理论,制定了宁安农场素质教育方案,以活动课为突破口,中小学开设了科技活动,剪纸、书法、版画等活动小组,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引起家长的重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1998年10月中旬为垦区小学活动课素质教育研讨会提供了现场,小学校长孟红英在总局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暨第二届年会上做了《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介绍,被总局评为先进课题组。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从领导到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逐步提高,教师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出现了几个创历史之最,中小学参加特长小组人数创历史之最,第二课堂活动获国家级、省级、总局级奖励的人数创历史之最,中考重点高中升学考试上线人数创历史之最,以1998年中考为例,报考宁安一中的考生16人,全部被录取,其中够统招分数段的9人,自费段的7人,在宁安乡镇的1300多名考生中,排前10名的农场占3人,农场的单德鹏同学名列第二,从整体上衡量这次中考的成绩农场在宁安19个乡镇中居首位。16人中的周靖博被牡丹江一中录取,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这在农场50多年的建场史上还是第一例。除考入宁安、牡丹江的16人外,还考入管局重点高中5人,普通高中10人,1998年考入重点、普通高中的考生计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4.9%,受到分局的表扬。其它毕业生中的大部分考入中专或技校。这一年,中小学的联考也全部完成了农场下达的指标。
1996~200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获奖情况,教育科研获奖情况,小学“二课”获奖情况,初中升学情况见附表。
中小学(幼儿园)获奖情况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5-3
教育科研获奖情况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5-4
小学“二课”获奖情况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5-5
初中升学情况统计表
(1996~2000年)
表5-6